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冰燈真的都是冰做出來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冰燈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 冰燈

說到冰燈,大家自然而然地會聯想到北方冰城哈爾濱,也會聯想到那被稱之為「東方冰雪迪士尼樂園」的冰雪大世界,冰雪大世界坐落於太陽島西側,是一年一度的冰雪主題嘉年華,從每年的聖誕節至次年三月初期間開放,幾乎成為哈爾濱最熱鬧的旅遊景區。[1]

概況

它是全國各地尤其是南方遊客必須去的旅遊景點,可對於那些連雪都沒見過的南方遊客來說,冰燈到底是什麼,冰燈又有怎樣不為人知的秘密,而現在就讓我們沿着北風的足跡,一起走進那夢幻的冰燈世界。

冰燈是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發源于于我國北方,由於獨特的地域特點,黑龍江可以說是製作冰燈最早的地方。

以前的人使用的都是油燈,而黑龍江流域的人,尤其烏蘇里沿岸的赫哲族人有在冬季夜晚捕魚的習慣,夜晚捕魚自然就需要照明工具。可那時候的油燈沒有燈罩,紙質的燈罩在野外一吹就破碎了,很容易被滅掉,所以基本不能使用,而那個時候也還沒發明玻璃,更沒有燈泡,因此人們就地取材,發明了冰燈。

當時,製作冰燈的工藝也很簡單,把水放進木桶里凍成冰坨,鑿出空心,放個油燈在裡面,用於照明,冰罩擋住了凜冽的寒風,黑夜裡便有了不滅的燈盞,冰燈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幫手。

因此,每到冬季的夜晚,在松嫩平原上,人們總會看到三五成群的農夫和漁民在悠然自得地餵馬和捕魚,他們所使用的照明工具就是用冰做成的燈籠。這便是最早的冰燈。

後來,人們又把這冰燈加以裝飾和改良,在凍冰的水裡加上了顏料、紙屑、碎木頭之類的東西,結冰之後會在冰體內形成獨特的顏色的花紋,每逢新春佳節和上元之夜,人們就會製作彩色的冰燈掛在家門口,以供人們觀賞。

清代《黑龍江外紀》里對此有過詳細的記載:「上元,城中張燈五夜,村落婦女來觀劇者,車聲徹夜不絕。有鏤五六尺冰為壽星燈者,中燃雙炬,望之如水晶人。」

隨着時間的推移,在玻璃燈罩和電燈被發明後,這種笨重的冰燈漸漸退出了歷史的舞台,不再有人手持冰燈遊走於江面之上了,但這並不是冰燈的終點,反倒是它以另一種形式重生的起點。

歷史

1963年的哈爾濱,人們利用盆、桶等簡單模具自然冷凍了千餘盞冰燈和數十個冰花,於正月十五元宵節在兆麟公園展出,轟動全城,形成了萬人空巷看冰燈的盛大場面。而此時的冰燈經過了百姓和藝術家們的改良,放置油燈或者蠟燭的冰燈,不但壽命短,油燈還很容易被熄滅,需要有人時時刻刻打理,所以到了第二屆冰燈遊園會的時候,冰燈裡面放的不再是油燈了,第二屆冰燈遊園會首次全部採用電燈光源,首次採用松花江天然冰來製作冰燈,首次用天然冰屋蓋樓和用冰雕鏤出人像和動物,雕成了小姊妹、金馬駒等冰雕,塑出了老壽星、小孩騎象等雪塑,出現了第一座8米高的冰塔,第一座12米長的冰橋,第一件4米高的室外大型冰雕工農兵人物群像,第一個20米高的冰瀑布珠穆朗瑪峰,而這一次冰燈遊園會就是如今,每天能迎來上萬中外遊客的冰雪大世界的雛形。

也許有人要問,這些如童話般夢幻的冰燈到底是怎麼製作的呢

首先要取冰,松花江的水清澈,透明度高,而且松花江是在零下二十五度左右的溫度之下一層一層冰凍的,密度非常強,而且凍出來的冰塊和一般速凍的不同,裡面很少能看見氣泡,非常澄清,很適合做成冰燈,而取上來的冰要控水24小時,這樣的冰不酥、不脆、透明度高,還容易被雕琢。

冰與一般的雕刻材質不一樣,它可不像木頭和石頭,它又軟又脆,還硬,冰雕師傅必須在零下15度以下來完成雕刻,避免溫度高導致冰的融化和碎裂。而且雕刻之前還要精心的設計,留好放入燈的小孔,以便將燈能順利放入冰中,還能讓觀賞者從外部幾乎看不出任何瑕疵。

小型的冰雕需要工匠師傅的巧手,而大型的冰雕就需要藉助大型機械和大量的人力了,這和蓋樓差不多,有的大型冰雕用冰量就達兩千立方米,一個建築得四五百人一起蓋,晝夜兼程也要近十五六天才能完成。

而到了第二年春天,這些冰雕會融化成雪水,流入松花江,消失不見,可以說,哈爾濱的冰雕師們需要每年都蓋起一座迪士尼樂園,而且年年都不重樣,這就需要冰雕師們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帶給遊人們更美麗的冰燈。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