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冬暖(支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冬暖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冬暖中国当代作家支贤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冬暖

十一月份,湛江虽大地墨绿,百花盛开,天气却乍暖还寒,透着丝丝凉意,以显示已进入立冬时节。平淡生活中总会有一丝的,在波澜不惊的水面,蔓延,一种久违的亲切悠然而来。

拿到第17届国际诗人笔会邀请函的时候,我的心有点暖的感觉。华夏诗报创刊主编、国际华人诗人笔会主要创办人、获得百年新诗编辑贡献奖的野曼诗人在邀请函上亲自手写每位代表的名字,71位呀,写了71张。野曼老先生今年已经96岁的高龄。

我的好友,到上海出差,忙里偷闲到了朱家角、田子坊。为了给我寄明信片,找了200多间店铺,很认真地去找,很认真地在纸片上写上我的诗句,第二天再找地方寄,寄完了还在担心我是否收得到,因为听说收不到的概率是20%。因为用心在做一件事,写明信片就显得是文雅而庄重的事情。

当收到这些老师、朋友亲笔书写的礼物时,手暖,心暖。

都是颜值很高的字呀,有很浓的个人色彩,笔画有力,风骨可见。手写语言的力量是直抵人心的。我复朋友曰:“见字如面。感谢手写。”

多久没有收到手写的东西了?也多久没有手写的寄给远方的师友了?“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慢》的诗意令人向往,令人感动。那时,人们的生活步调缓慢,全靠书信联系,如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方便快捷,却好像没有耐心提起笔写下丝丝情愫。

也许,手写书信对于从小电脑和手机就已经普及的90后来说已经非常陌生,甚至就我自己来说,习惯了拼音打字,偶尔需要手写竟有忘字的尴尬。80年代后期,上大学的时候,手写书信还是一种主要的交流方式。当时能收到很多书信。见字如面,一封封或长或短的书信,饱蘸着情感,流淌着思念,满溢着祝福。毕业的时候,很多信都没有保留,唯有对于某一摞书信,舍不得扔掉。

也记得当年自邮差叔叔把那一摞信件收走后,就满怀期待的盼望着回信,却一次又一次的落空,不过缘分真的是个很奇妙的事情,在最绝望的时候,却能让你心生雀跃。那时每收到期盼的信,都能激动好久。信给人带来的是一种凝固在纸上的浓厚持久的温情。青春年少的书信,真真实实地记录着这一时期的心情。尽管时隔多年,依然清晰的记得好友在信中记述收到我的来信时的欣喜若狂:“课也不上了,一个人关在宿舍读信和读你。”收到友人饱蘸深情的回信,他的感情在笔下一点点地流淌,一手大气不拘的书法,读来撩动心绪。

后来电话逐渐普及,信就越来越少了。再后来,大家都习惯了发短信,打电话,发邮件,发微信,渐渐地就忘记了提笔写字的感觉。今天,见字如面,已是可望不可及,谁还有那心思去慢条斯理地熬一封信出来?再经邮车转山转水地送达某处某人手上。

或许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书信这种慢节奏的东西最终会被淘汰,但我仍然希望它能消失得慢一点,好让我们还能有机会再次回味那种最真实的感动。最近读到莎剧翻译家、诗人朱生豪近十年的苦恋,写给宋清如的《醒来甚是想你》就很感人肺腑。朱生豪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唯有在给宋清如的信中,笔下生花,滔滔不绝,俏皮、苦恼、纠结、幽默跃然纸上,洋溢着浓郁的青春气息。在信中,无话不谈,聊理想、谈人生、诉爱情、倾泄喜怒哀乐,读书、品电影、交流诗作、切磋译事……

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到《见字如面》、《汉字风云会》,怪不得总导演说坚持做文化节目的初衷,与其说是个人情怀,不如说是市场的理性选择,“点击量的数据可以证明,这是大众精神消费最主流的需求”。

通讯越是发达,那些记录在纸页间一笔一划的文字反而显得弥足珍贵。直到有一天偶然收到手写的请柬或卡片时,才发觉还是这些极富个性的字给人带来的温暖和感动来得持久。[1]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