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春联(纪昀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写春联》是中国当代作家纪昀清的散文。
作品欣赏
写春联
宜昌金东山批发市场,为了答谢多年来广大客户的支持,在临近鸡年春节期间免费为大家赠送新春春联。
“梅花吐艳新春丽鸡韵成歌盛世长”一幅幅寓意吉祥的春联表达着金东山批发市场商户对于宜昌市民的美好祝愿。
活动现场墨香四溢,大红色的宣纸烘托出过年的喜庆气氛。书法家们现场挥毫泼墨,一展才华,楷书、隶书、篆书……写出来的每个大字都苍劲有力,以手中笔墨传递着对大家的新春问候。书写间隙,书法家们还向大家介绍了“福”字的书写技巧和春联中的韵脚、对仗等知识。现场人群颤动,有的驻足欣赏春联的书写,有的主动帮忙晾晒,有的拿出手机拍摄书写瞬间,还有的则借满场的福字开始“扫”福,现场气氛十分活跃。不一会儿,红火喜庆、飘着墨香的春联和福字就布满了整个活动现场。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新春伊始,春节将临,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城乡百姓家家户户总要贴上新的春联,以示辞旧迎新,期冀度过和和睦睦的除夕之夜,迎来甜甜美美的新春佳节。可以说,春节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节日,而春联则是我国独有的一种传统文化。这是因为春节源于我国的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春联便伴随着一年一度的春节应运而生,进入寻常百姓之家,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
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新桃”和“旧符”是什么意思?用现代话说就是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我国的春联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古人对春联的内容和形式颇有研究。因为春联的格式起源于我国的古典诗词,因而最初的春联要求象律诗一样讲究严格的字句相等与平仄对仗,即上下联的每个字都应要求其声调呈阴阳平仄相对,再配以具有章法技巧的书法墨写,所以古代文人视春联为一种既高深又典雅的艺术创作。
然而对联发展到今天,随着白话文和大众文化的普及,现在人们已不太注重古人所奉行的那种严格的律诗般的字句对仗原则,但一副象样的对联至少应在选字用词上讲求对等,即字数与词类应求相对。按照现代汉语规范应求上下联中的名词,形容词,动词,数词等词组相对等排列有序,而在声调上至少应求每个上下联的最末一字平仄相对。如一般上联末字为仄声(即汉语拼音第三,四声),则下联末字应为平声(即汉语拼音第一,二声)。这应该是创作对联的最起码的要求。
今年恰逢鸡年,你看那一幅幅春联红纸黑字:
如五言:“丹凤来仪,金鸡报晓。鸡鸣晓旦,燕舞阳春。鹊送喜报,鸡传佳音。神猴辞岁,金凤迎春。雄鸡唱韵,大地回春。红鸡啼夜晓,黄犬吠年丰。鸡鸣天放晓,政改地回春。
还有“七言”:把酒当歌歌盛世,闻鸡起舞舞新春。保驾护航奔富路,昂头振翼唱东风。癸戴草头朝赤日,酉添春水上朱颜。红日升空辉大道,金鸡报晓促长征。猴奋已教千户乐,鸡鸣又报万家春”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作者简介
纪昀清,散文在线网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