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内蒙古格根塔拉草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内蒙古格根塔拉草原旅游中心是国家旅游局确定的16条旅游专线之一,规模最大的蒙古族民族风情旅游景点,位于阴山北麓的杜尔伯特(四子王旗)草原上,是全国首批4A级旅游景区(点)之一,位于乌兰察布大草原的腹地,距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128公里,有柏油马路相通。[1]

草原介绍

格根塔拉草原旅游中心建于一九七九年, 蒙语意为“夏营盘”“避暑胜地”,乘车从呼市出发2小时,这里牧草茂盛、牲畜遍地,草原特色浓厚迷人,自古以来就是优良的天然牧场。

每年七月二十五日――三十一日举办的那达慕草原旅游节集蒙古民族文艺、体育、生产生活习俗之大全,赛马、摔跤、射箭,风情独特,使游客流连忘返。

历史上蒙古民族世代逐水草而居,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他们已经逐步过上了定居的生活。现在的牧民和他们的祖辈们在生活习俗上有什么不同吗?只要您到他们的家里做客就可以亲身体验当代牧民的生活,坐在传统的蒙古包里品尝牧民手工制作的奶食品,再喝上一碗醇香的奶茶,自由自在的做一天蒙古人。

祭敖包

年纪大一点的朋友知道]]敖包\\这个词我想是从电影《草原上的人们》其中的一首插曲《敖包相会》开始的吧。走在茫茫的大草原上每隔一定的距离你可以看到在相对较高的山坡上会有一个用石头堆砌而成的圆型建筑这就是--敖包。敖包翻译为汉语的意思就是"石头堆子"的意思,的确它就是用一块块石头垒砌而成。敖包对蒙古民族有着重要的意义,每年春季都会在敖包上举行庄重的法式活动,祈求风调雨顺、水草丰美,届时附近的牧民都会带着祭品赶来参与祭祀。 格根塔拉草原旅游中心内有一座附近草原最大最有名的敖包,远道而来的游客朋友们都喜欢在敖包上的许个愿,带给远方的亲朋好友一份美好的祝福。您也可以与您的妻子、女友携手登上敖包谱写新世纪的"敖包相会"。

骑马

蒙古民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 ,可见马对蒙古民族的重要性。格根塔拉草原旅游中心为游客修建了一座大型的马场,所选用的马匹性情温顺而且有专人负责指导和管理以确保您的安全。不但为您提供豪华的马队迎接仪式还使您有机会跨上矫健的骏马驰骋在辽阔的草原上。

勒勒车

即牛车,是蒙古地区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蒙古族使用牛车的历史悠久,每家都有十几辆。传统牛车的车身、轴轮都是用桦木或榆木制成的。车轮较大,其高度基本上相当于牛身的高度,车身一般在四米以上。牛车的特点是车体轻,耐碰撞,适宜于在草原、沙丘、雪地中行走。

牛车大致有两种,即带篷车和无篷车。带篷车车篷三面用毡子围起来,前面还挂有挡风雪的毡帘。这种车供老人、儿童、妇女出门乘坐,平时下夜或长途游牧、走敖特尔时可以临时居住,在营地时也可做临时仓库等 ;无篷车的用途更为广泛,牧场迁移时,将全部财产装在车上搬迁,日常生活中拉运水、柴、草、盐、木,交换物资时,以是长途运输工具,途中,逢河可作渡船,宿营时,以可将上百辆车围做城墙,防御袭击。

民俗园

2002年8月6日"中国草原民俗园"在格根塔拉草原旅游中心举行了开园仪式,来自祖国北方的13个草原民族都建有各具民族特色的久居部落,长期展示各民族的生产、生活习俗及民族风情。为中外游客提供更为舒适、文化内涵更深的住宿、娱乐、博览、观光场所。[2]

主要特点

格根塔拉旅游中心的全部建筑和设施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无限可能的空间审美视野;一是绝对自然的生态文化方式。格根塔拉没有高压电线穿越空间,也不允许机动车随便压过草地,相反中心经营着3000亩喷灌草地,10000亩围栏草场,20万亩生态草原。格根塔拉旅游中心在启动蒙古礼仪和文化的过程中,实际上也启动了地域特色的经济方式,而且将之市场化、艺术化。

不是破坏或挖掘,而是修复,而是现成的利用,比如草原生态的修复,比如旧日景点的修复,比如当地人力及技术资源的利用———从歌手到摔跤手,从厨师到一般服务人员,都来自当地牧民。格根塔拉已经修复或正在修复的景点,包括王府、王爷庙、乌兰察布六旗会盟处乌湖克图,都是在严格历史文化考据基础上拟定蓝图的。不仅如此,即使是农历五月十三祭敖包祈雨仪式,也是中心特邀最有权威的萨满大师亲来格根塔拉举行的。而自然的观念,真实的观念,人与世界诚信相处、和谐共赢的观念,都来自格根塔拉人对于古老蒙古文化的神性领悟。

换言之,在格根塔拉所看到的,吃到的,住过的,感受和领悟到的,应该是蒙古民族古老文化没有经过现代伪饰从而兜售出卖的真生意、真货色、真风景、真精神。值得特别强调的是,格根塔拉人的生态观念不止于自然物质生态,而且包括礼仪、文化、审美以及情感心理的多个方面。蒙古族重礼仪、讲仁厚,这是尊重自然、优化生态观念的一种延伸和扩展,首先从迎宾马队———那支由英俊的蒙古族小伙和美丽的蒙古族女孩组成的白色马队在迎宾仪式的整个过程中,就能够看到一种敬重宾客、高贵自我、体悟存在、和谐世界的理念。被隆重迎接的客人是紧张而欣悦的,而接过哈达和美酒、敬天敬地敬主人的仪式化动作,令人感觉到生命的庄严随和、交往的诚敬无欺。人类在交往中发展,并以交往来实现共生,这正是格根塔拉人保护生态尊重自然的最高理想。

还不止此,格根塔拉位处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的北边,不过128公里,被称为“首府的草原”。这里浓郁着草原的诗情,悠扬着远古生命的意蕴,氤氲着现代文明所不及的自然审美。

这里是“神州”的家园。“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回落在广袤的杜尔伯特草原上,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伴着“神舟”航天飞船与航天英雄的威名,四子王旗迎来了神州大地寻梦的游人。 [3]

旅游指南

  • 一草原上住宿建议自带帐篷,当地还备有供一万人住宿的帐篷出租,备有食品出售,也可住蒙古包;草原上的餐饮以肉类食品居多,南方人可能会不太习惯,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常用的健胃消食的肠胃药,以备不适之需;此外内蒙古属半干湿的中温带季风气候,气候变化无常,最好带上雨衣或雨伞,草原昼夜温差较大,一般可低达10度左右,所以到这里“摇滚”不妨多带衣服。
  • 二最佳旅游时间:每年的夏、秋两季是格根塔拉草原旅游的最佳时机,特别是8月下旬的那达慕盛会时期。
  • 三饮食:在格根塔拉草原旅游中心可以尝到蒙古的风味特色食品,有马奶酒、白奶豆腐、酸奶、奶酪、炒米等。
  • 四注意事项:
  • 在格根塔拉草原游玩除应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和注意防晒、防天气变化外,还应尊重蒙古的风俗习惯和禁忌。

1.蒙古崇拜火,客人禁忌在火炉上烤脚、烤湿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炉灶、或脚蹬炉灶,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将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从锅中直接取肉;

2.蒙古族逐水放牧,认为水是纯洁的象征,禁忌在河流中洗手或沐浴、不许洗女人的脏衣物,或者将不干净的东西投入河中,注重节约用水;

3.在蒙古人家做客,禁忌脚蹬门槛,禁忌用手摸或指小孩的头,进门时应整装,禁忌挽着袖子,禁忌把衣襟掖在腰带上,不能提着马鞭进入(应把马鞭立着放在包门外的右边),进门后,禁忌客人坐在佛龛前面。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