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內科學原理與實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內科學原理與實踐》,臨床內科學著作。W. 奧斯勒著。1892年出版。並被譯為法、德、西班牙、中文等文字。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書詳細描述了一些疾病的臨床特徵,為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了依據。如1874年報道血液中血小板離開血循環後發生凝集現象,被稱為 「奧斯勒現象」;1888年觀察到心內膜炎患者手足部皮膚呈現疼痛性小結,被稱為「奧斯勒結節」; 1901年報道滲出性多形紅斑與內臟損害的關係,從而把紅斑性狼瘡的概念擴大為一種全身性疾病; 1903年報道慢性發紺合併紅細胞增多與脾臟腫大的臨床現象,被稱為 「奧斯勒病」。本書總結了奧斯勒多年研究工作和臨床教學經驗。以近代基礎醫學為基礎(尤其是細菌學),以病源學和解剖學部位做了疾病分類,被公認為臨床內科學的標準教本。流行很廣,為醫學教育做出重大貢獻,推動了近代醫學的發展。

作者簡介

W. 奧斯勒 (W. Osler 1849—1919),英國醫學家。1872年畢業於麥吉爾大學,1875年任內科教授,1876年作為病理學家到蒙特利爾總醫院工作。後去美國,被聘為賓夕伐尼亞大學臨床內科教授,旋又去巴爾第摩,任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總醫師。1904年被聘為牛津大學內科學教授。奧斯勒以對傷寒、肺炎、阿米巴病、結核病、心血管病、結石與傷寒的關係及其他多種疾病的研究而著稱。

相關信息

書籍,是思維的結晶,知識的寶庫,智慧的源泉,人類最主要的精神食糧。名著,則是書籍中的精華。它標誌着人類認識發展的水平,影響乃至支配人們的思想和行動,影響乃至支配社會的各種實踐活動[1]。《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中,篩選出價值高、作用大、影響廣的一萬部名著,把它們匯集一起,根據科學文化知識體系的區別和聯繫加以分門別類,並逐部作出精要的詮釋。可以說,這是對科學文化的一次總結,是一項很有價值的科學文化建設工程。這部辭典是一部很有用的工具書[2]

視頻

內科學原理與實踐 相關視頻

內科學01 執業醫師
內科學主治,心血管系統之心瓣膜病 0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