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

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此馆是北京市第一家由农民集资建立的村级陈列馆。占用挺进军司令部旧址四合院一套,全部展线48.2平方米,资料照片135幅、文字介绍16幅、图表3幅、油画4幅、连环画二组八幅、拓片二张、沙盘一个,实物108件。马栏村保留有大量抗战时期遗址,其中有“马栏事件”发生地;张秀林跳崖处;扔地雷处;多处防空洞,还有挺进军司令部政治处、机要科、通讯科、警卫班、医院、枪械所、弹药库等遗迹。

目录

展室介绍

陈列馆分为四个展室。第一展室:挺进军成立前后。表现抗战爆发,冀察晋军区派邓华、宋时轮支队开辟平西根据地。1939年挺进军成立,司令部驻在马栏村。第二展室:挺进军战斗历程。重点反映挺进军粉碎日寇十路围剿,揭露日军在平西犯下的滔天罪行。第三展室:马栏村抗战斗争史。展示了马栏人民对日寇进行游击战、破袭战、地雷战的史实。第四展室:司令部原貌陈列,以实物为主。全部展线48.2平米,资料照片135幅、图表3幅、文字介绍16幅、油画[1]4幅、连环画二组8幅、拓片2张、沙盘1个,实物108件。

场馆改造

2007年6月1日至6月25日,已开馆10年的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将闭馆改造。

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落成于1997年7月7日,是我国第一个农民发起举办的村级革命题材陈列馆,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和市首批命名的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北京市注册的唯一一个村级博物馆。该馆位于门头沟区斋堂镇马栏村的一所普通古代民居两进四合院内。挺进军司令部是当时平西抗日斗争的军事指挥中心。

此次改造,军事博物馆[2]、抗日战争纪念馆等相关部门协助陈列馆进行了改造设计,将增添灯光、音响等现代设施,对展室重新进行布展。新的陈列展览,将用大量的实物和历史图片资料重点展现挺进军的历史,展现当年挺进军的战斗历程,展示马栏村人民在抗战时期积极支前、配合挺进军进行游击战、破袭战、地雷战、伏击歼灭战的史实,更加具有有专业性,预计投资30多万元。

挺进军历史

1940年2月7日,团长白乙化带小股部队化装进入敌占区,内线将看守粮库的敌人引进饭馆,十多支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敌人。挺进军在外运粮食时被炮楼上的日本宪兵发现,在激战中消灭了敌人,将粮食全部运往根据地,这是挺进军虎口夺粮着名战斗。

抗战时期,挺进军转战平西、平北、冀东等地,象一柄利剑牢牢插进日寇的心脏,1941年挺进军深入妙峰山地区宣传持久战。在巨石上刻下“坚持持久战”,“坚决抗战到底”,“挺进军宣三十年(1941)秋张为秦制”。这是北京门头沟区发现的抗战时期唯一的摩崖石刻,珍贵革命文物。

1942年6月27日,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日军包围了马栏村,村民被驱赶到戏台前,敌人架起了机枪,逼迫交出抗日家属,血腥屠杀即将开始。63岁的老人张兰珠挺身而出:“我是!不知道!”┅┅张兰珠为救众乡亲壮烈牺牲,鬼子临走烧了抗属的房子60多间。敌人的残暴激起马栏人民更高的抗日热潮。1955年11月9日毛泽东主席为张兰珠亲笔签发了光荣纪念证。

1946年7月7日,宛平县政府为纪念抗战英烈,建立了永久纪念碑(本刊封面)。碑的正面,额书“豪气长存,英名万古”双勾楷书;正中楷书阳文:“宛平县人民八年抗战为国牺牲烈士纪念碑”“宛平县政府县长傅万睦暨全县人民公立┅┅中华民国三十五年(1946)七月七日谷旦”,余面刻烈士英名及所在村庄,共记载了98个村,472位烈士。

视频

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 相关视频

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
北京首次系统研究冀热察挺进军战史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