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兽药是一个名词术语。

中国汉字的发展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步的一条生动鲜明的脉络[1],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如篆书[2]古朴典雅,隶书静中有动,草书风驰电掣、结构紧凑,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写,实用性强,字体多样。

目录

名词解释

兽药(Veterinary Drugs):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的物质(含药物饲料添加剂)。

兽药主要包括:血清制品、疫苗、诊断制品、微生态制品、中药材、中成药、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及外用杀虫剂、消毒剂等。

发展

农业部发布《农业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中提出,“研究开发新型疫苗、新型化学合成药、中兽药和诊断试剂,建立兽药安全评价体系。”国家鼓励在兽药行业的瓶颈性与紧迫性的科技领域超前部署,开展自主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成果。

目前我国畜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从绝对值上看,其产值从2000年约7500亿元增长到2010年约20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以上。从我国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上看,该比重目前达到35%左右,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例均在50%以上。由此可见,我国畜牧业在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随着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肉类消费的巨大需求拉动我国经济动物规模逐年扩大,这直接推动兽药需求的不断增长。以我国GDP、畜牧业生产总值和我国兽药消费总额来分别衡量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情况、我国经济动物的养殖规模和我国兽药行业的需求量,不难发现,在2001年至2009年之间,这三大指标的增长率间存在十分明显的正相关性。随着我国畜牧业产值及其占农业总产值比例的稳步提升,我国兽药行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上升通道。

情况简介

从理论上说,凡能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或细胞代谢活动的质化学物都属于药物范畴。在我国,鱼药、蜂药、蚕药也列入兽药管理。

新兽药系指我国新研制的兽药原料药品及其制剂。兽药新制剂系指用国家已批准的兽药原料药品新研制、加工出的兽药制剂。已批准生产的兽药制剂,凡改变处方、剂型、给药途径和增加新的适应证的,亦属兽药新制剂。

基本分类

按管理要求,新兽药可分为:

第一类

我国创制的原料药品及其制剂(包括天然药物中提取的及合成的新发现的有效单体及其制剂);我国研制的国外未批准生产。仅有文献报道的原料药品及其制剂;新发现的中药材;中药材新的药用部位。

第二类

我国研制的国外己批准生产,但未列入国家药典、兽药典或国家法定药品标准的原料药品及其制剂。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部分及其制剂。

第三类

我国研制的国外已批准生产,并已列入国家药典、兽药典或国家法定药品标准的原料药品及其制剂;天然药物中已知有效单体用合成或半合成方法制取的原料药品及其制剂;西兽药复方制剂;中西兽药复方制剂。

第四类

改变剂型或改变给药途径的药品。新的中药制剂(包括古方、秘方、验方、改变传统处方的);改变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中成药。

第五类

增加适应症的西兽药制剂、中兽药制剂(中成药)。

兽药品种

也称兽用药或动物用药,狭义指家畜家禽用药,广义指防治除人类以外所有动物疾病及促进其生长繁育的药品。兽药与人药在研究与开发中是相互促进,同步发展的。

中国《兽药手册》(1977年版)收载原料药及共1300个品种,美国《兽药索引》收载兽用原料药460种,《英国兽药典》收载原料药210种,制剂130多种和生化免疫制品40种。日本1979年生产、销售与进口的兽药约1900个品种。

兽药规范

GMP是英文'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一词的缩写,中文翻译为《药品生产质量规范》。GMP自六十年代初在美国问世后,在国际上,现已被许多国家的政府、制药企业和专家一致公认为制药企业进行药品生产管理和管理行之有效的制度。在世界各国制药企业中得到广泛的推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