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兰花的性情风物长宜(辛冬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兰花的性情风物长宜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兰花的性情风物长宜中国当代作家辛冬妹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兰花的性情风物长宜

阳台上有一盆垂挂枝叶的兰花,叫金边吊兰。最早是从亲戚家院子里废弃的兰花上剪下的一枝,带回家,放在一个闲置的小花盆里,随便培了点土,搁在阳台一角,任其寂寞度日。

过了些日子吧,我几乎是忘了它存在的时候,兰花的叶子明显长了些,甚至还从芯处分发出新叶。我惊奇起来,感叹这寂寞的生命,竟然有这样的张力,一天天暗暗发力,向上生长。从小小的那么一枝,日复一日长成了一小丛,再就长成了蓬勃的一束,还在边缘处长出了三四根垂枝,每一枝的头上长着一小丛兰,长的、短的叶丛搭,显得有几分婆娑,很有美感。按照懂兰习性朋友的指点,我找来小花盆,剪下垂枝上的兰花缀(我这么称呼),小心地栽下,施上土,放到阳台见光好的地方,让它天天呼吸阳光、吹着徐风,希望它鲜活起来,一如它的母本,走过寂寞的日子,快活地成长。

对于养兰,我是有些经历的。早年租居的日子,朋友串门时,见我家陈设有些简陋,便从他家满院的兰花盆中,送我一盆,说是兰花喜欢朋友,重视友谊,是友中之君子,颇有寓意。老实说,室中添了一盆兰花,有些寂寂的斗室,凭添了几许浪漫的气息。日积月累,斗转星移,这盆兰花伸展的天地,有了意想不到的勃发之势。

朋友送来的这盆兰花,花盆是陶瓷的,外表描着古色的花纹,配上长得青葱的兰花,很有古诗与现代诗交融的韵味。

兰花在我的小屋里静静地生长。之前我没有养过花,尤其兰花,朋友说很金贵的,要好好待它。我知道兰的金贵,不是有“缔结金兰”之说吗?金兰之意,是友好之意,是和谐之意。 一盆兰花,静静地在我的房子里慢慢生长。有一次出差,没有及时给兰供上水,兰的叶子就失去光泽,有气无力的样子,像一个人忧伤的时候。我赶紧给叶子喷水雾,希望这淡淡的水气,能从叶脉里渗到兰的血管里,顿时精神起来。但还是不行,叶子是亮了些,可亮得不自然,不是那种从内心伸展出的勃发的生命亮色。我六神无主,因为好端端的一盆兰,就要在我的小屋里把生命葬送,这是多么令人伤心的事。好在,这盆兰花并没有完全倒下,而是倔强地伸展着生命的绿。

有朋友造访,一眼便看到了这盆兰花。朋友说,这兰花你没有照应好。我问何故?朋友便说了一通兰的习性,还告诉我怎么给兰浇水,该浇什么样的水。其中有科学的,也有生活中自然积累的。总之,养兰,不是简单的养花,兰是生长的花,兰是开不败的生命花。朋友的一番点拨,让我对兰花充满一种深深的敬意。原来,兰是这样的一种花!

一盆兰花,在经历了一个春天后,开始变得蓬勃了,根系分发,长出了几株兰了。我欢喜之极,每每下班回家,总要围着兰转上几圈,有时干脆蹲下来,盯着兰花看,直到看得满眼是绿色的光环。未隔几日,在蓬勃的兰的叶子间,伸出了一根带骨朵的枝条:兰要开花了。枝条伸展的速度很快,特别是见着阳光的时候,简直就是有一双热情的手牵住它似的,拼命地往阳光里而去。几天之后,花就开了,先是一朵,淡淡的,闻不到什么花的香。后来,骨朵上的蕾依次张开了,屋子里的空气就变得不一样了,一股清香,淡淡的,浓浓的,慢慢沁入心脾,满身的疲惫渐渐消除,心间似有清泉在流淌。 我租住的小屋,平时是很少吸引人的。因为它的简陋,朋友多半是不来串门聊天的。因此,这盆兰花,从花开到花谢,不论是开花时的热闹,还是花谢后的寂寞,都只有我在陪伴着。但我喜欢兰的这种性格,大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怀,每天与我相守,用它不失孤芳的绿与花朵,抚慰我的心。

趁着春天的机缘,我从这盆兰花中分离出几根,分栽到几个花盆里。靠窗台的几盆,长势实在喜人,有两盆长得最旺。到了四月底、五月初的时候,带骨朵的枝条伸得老长,枝条上一节一节长着骨朵儿,冒出小叶儿,骨朵与小叶相映衬,美不胜收。几天之后,其它几盆也赶趟儿似地伸出了枝条儿,一个劲地比着往前伸,向着阳光的线条奔跑着。花骨朵也渐渐张开了嘴,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空气,呼吸着从窗台透进的阳光。紧跟着,一朵大的花骨朵绽开了,白色的,散发出淡淡的香气。然后,又有几朵跟着开了,接着就满枝条的带花的骨朵儿,一齐张开了香喷喷的嘴,与外界的空气,与温暖的阳光相交融。

租居的日子,兰花在我的小屋里,有时候真像是春天的使者,向人间传递生命蓬勃的信息。后来搬出租居的屋子,因为匆忙,竟将兰花留在了原地……

住进新居有些年头了,期间几次想起那盆生机勃勃的兰花,心里还是会有些激荡。兰花与我,似乎有那么几分机缘。这其中,或许与我对兰花的一份观照有关。我有时想,养兰的佳处在于读兰。读出什么滋味,与一个人的心态、性情有关。程樊(清)的《咏怀》就是读兰心绪的独特表现:“兰为王者香,芬馥清风里。从来岩穴姿,不竞繁华美。”刘灏(清)《广群芳谱》中咏兰:“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一株普通的吊兰,不娇不媚,绝无取悦之貌,它只是平静地生长。一如人的性情,一旦平静,心便纯净,如明镜,纤尘不染,自然不俗气,不娇气,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状态。生活中的每个人,要是都深谙此道,世间便要少去多少纠葛,省去几多纷争[1]

作者简介

辛冬妹,1965年生于江西万载,资深媒体人,高级编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