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会议)原图链接来自 兰州大学 的图片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创建于1979年,与敦煌研究院联合共建之后,在1999年成为首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简介

研究所下设敦煌文献研究室、敦煌石窟艺术研究室、宗教学研究室、 佛教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 兰州大学资料中心和《敦煌学辑刊》编辑部等机构。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发展,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敦煌学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资料信息的中心。敦煌学研究所现有研究人员20人,其中教授10人( 博士生导师6人),副教授5人,讲师[1]编辑5人。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于1984 年获得历史文献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998年获得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字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并接收国外留学生,拥有较为完善的学科培养体系。开设有敦煌学概论、吐鲁番学概论、国际敦煌学、敦煌文献学、敦煌文献专题、石窟寺艺术概论、敦煌佛教艺术专题、敦煌壁画研究、敦煌佛教图像学、魏晋隋唐史专题、河西史研究、河西佛教史、西北历史地理概论、敦煌西域出土美术品研究等课程。截止2002年,敦煌学研究所共培养出博士生2名,硕士生35人;现有在读博士生19名,硕士生18人;培养日本、韩国、美国留学生达16人,为国内外敦煌学研究培养了高层次人才。

研究方向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的重点研究方向有三个:

1、敦煌文献整理研究。敦煌学研究所在敦煌地理文献、碑铭赞文献、十王经文献、五台山文献、占卜文献、史地文献和俄藏敦煌社会文献的整理研究等方面十分突出。

2、敦煌石窟佛教艺术研究。敦煌学重点研究基地是兰州大学与敦煌研究院联合建立的,双方在敦煌石窟考古、分期断代、壁画艺术、 佛教研究、石窟保护上均占有优势。

3、隋唐五代西北区域史研究。利用敦煌文献与石窟开展中国中古西北区域史的研究,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重视与国内外学术界的学术交流,邀请着名敦煌学专家来 兰州大学讲学,接收国外留学生的培养;同时举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派遣研究人员前往国内外从事访学与合作研究,加强与国内学术界的交流联系,提高了学术知名度。

获奖情况

1、2005年,杨富学研究员的《回鹘文献与回鹘文化》获甘肃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2005年,王冀青教授的《斯坦因与日本敦煌学》、《斯坦因第四次中国考古日记考释》获第六届甘肃省优秀图书奖一等奖,2006年获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3、2007年,冯培红(指导教师:郑炳林教授、施萍婷研究员)的博士学位论文[2]《敦煌归义军职官制度——唐五代藩镇官制个案研究》被评为2007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4、2008年,沙武田(指导教师:郑炳林教授、樊锦诗研究员)的博士学位论文《敦煌画稿研究》,获2008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5、2008年,甘肃省第一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研究所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

科研成果

一、敦煌学博士文库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敦煌研究院编

主编郑炳林 樊锦诗  

1.杨富学着《回鹘文献与回鹘文化》

2.高启安着《唐五代敦煌饮食文化研究》

3.殷光明着《敦煌壁画艺术与疑伪经》

4.沙武田着《敦煌画稿研究》

5.杨明芬着《唐代西方净土礼忏法研究》

6.黄维忠着《8—9世纪藏文发愿文研究》

视频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相关视频

中法敦煌学的跨时空交流
期刊论文发表技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