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六哨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六哨乡是一个集高寒、民族、贫困三位一体的山区乡,位于寻甸县中西部,东靠甸沙乡、金所乡,西连倘甸镇,南邻先锋乡、柯渡镇,北接凤仪乡。六哨乡距县城60公里,距昆明市120公里。海拔2100米至2900米,年降雨量1200毫米,日照时间2400小时,积温3800℃,平均气温9℃至10℃,无霜期180天,属于较为典型的高寒山区。主要农作物有洋芋、包谷、油菜籽青稞等。[1]

中文名称: 六哨乡

行政区类别: 乡

所属地区: 寻甸县

下辖地区: 11个村民委员会

电话区号: 0871

地理位置: 中国西南

人 口: 18248人

车牌代码: 云A

历史沿革

乡居民多为解放前后从会泽、东川等地自发搬迁移民,至今有四至五代人。解放前六哨人口稀少,开垦的耕地面积很小,多原始森林,土著居民以彝族为主,曾经有一条经柯渡通昆明的黑炭之路,是解放前南山烧炭的六哨人背炭到昆明卖的艰苦之路。

乡五星村委会有一棵国家珍稀树种——五角红枫,该树树冠占地近300平方米,树干周长11米,据考证,该树有近600年的历史,成为该地重点保护植物。

地理环境

六哨乡位于寻甸县中西部,距寻甸县城60公里,距云南省会昆明市120公里。地处东经102°58′、北纬25°37′,平均海拔2510米,东连甸沙乡,西靠鸡街乡,南接先锋乡、柯渡镇,北临凤仪乡、倘甸镇,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一般。

人口

全乡下辖11个村民委员会,75个自然村,97个村民小组。2006年,全乡总户数4802户,人口18248人,其中:农业户数共计4499户,农业人口17771人;非农业人口303户,非农业人口477人。农业人口中,乡村劳动力资源总数11051个;劳动年龄内人口数10388人;从事农林牧业人数9656人;从事第二、三产业人数为732人,分别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88%和7%。

全乡国土总面积246.16平方公里,土壤主要为沙壤土。境内有高山和河流,主要河流有板桥河、五村河、五星河等3条;区域内年平均气温9℃,最高气温17℃,最低气温-2℃。年降雨量1200mm,适合种植马铃薯、荞麦、油菜等农作物。有耕地44704.5亩,人均耕地2.5亩,林地170098.8亩,森林覆盖率46%。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53元。

经济概况

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36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072万元,占总收入的46%;畜牧业收入794万元,占总收入的34%(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8902头,肉牛1333头,肉羊7622头,商品家禽21853只);林业收入20万元,占总收入的1%;第二、三产业收入389万元,占总收入的17%。农民人均纯收入853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全乡外出务工收入34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663人,在省内务工575人,到省外务工88人。

六哨乡地处滇东北高原,海拔在2300至2700之间,属高寒山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特色产业。

2006年马铃薯种植面积达40000多亩,其中种薯培育面积增加到12000多亩,占总种植面积的30%,马铃薯年交易量达11万吨,总产值达7000多万元,其中种薯产值达3000多万元,占马铃薯总产值的42.8%,马铃薯种植结构调整成效明显;我乡是子弟、天使等国内外马铃薯加工企业主要的原料基地;也是南宁、广州等国内各大城市蔬菜马铃薯的供给基地;我乡是省内主要的脱毒马铃薯种薯基地,年生产优质种薯8000余吨。

主要以养猪、羊、牛为主,建立乡畜牧推广示范中心,发展养殖示范村4个,培育养殖示范户120户,全乡大小牲畜存栏66800多只,其中草食性牲畜存栏达14000多头,建立和完善了动物疫病预防体系,多年来无重大疫病发生,畜牧业发展得到保障典型带动的作用日益明显。

乡党委、政府正积极引导扶持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民族服饰、花卉、蔬菜种植产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