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内埔李氏宗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内埔李氏宗祠位于台湾屏东县内埔乡内田村。其建筑特色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并融合了欧洲巴洛克日本新艺术风格所建造,属于三合院建筑,并因为先人人脉因缘所致,而留下民国初年党国大老和名书画家的题字和墨宝,弥足珍贵并具有欣赏价值。除了供奉李氏祖先外,也祭拜门、天、龙、井、灶五神,保留了客家传统的祭祀精神。至今李家子孙仍会取古井之水饮用,展现出饮水思源的怀祖情怀,相当特别。[1]

历史沿革

位于内田村的李氏宗祠,据宗祠门楼墙上的碑文记载乃为在光绪年间首建,在日大正三年(1914)时因洪水而被冲毁,昭和三年(1928)由宗亲们再度集资重建。宗祠于1929年落成后,成为当时内埔地区最引人 注意的富丽建筑,风光一时。然而到了1999年,因为崇文巷拓宽工程的路线即将穿越过门楼,门楼的保存岌岌可危。经过李家全族的协议 决议将门楼往内退三公尺,仅经过两个礼拜的搬移工程,才得以保存壮观的面貌至今。客家人宗族强大的凝聚力及向心力,由此可见一斑。 [2]


特色介绍

李氏宗祠门楼题字照片来自珍传艺现脸书

位于台湾屏东县内埔乡内田村的李氏宗祠依傍龙颈溪而建,位于内田村边缘。 建筑方位坐东北朝西南,平面为单进单护龙,并设计了全屏东最壮观的门楼建筑。而门楼为日本新艺术建筑风格,外部建筑有精美洗石雕塑,门楣有前“行政院长”谭延闿的题字,正门对联则是书法名家张裕钊的墨宝,因宗族之中有一位杰出裔孙李寿谦,留学日本也到大陆读书,因而结识许多民国初年的党国大老和名书画家。而李氏宗祠门楼结合巴洛克与日本新艺术风格,吸引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欣赏。据宗祠门楼墙上的碑文记载,李氏宗祠为光绪年间首建,在日大正3年(西元1914年)时因洪水而被冲毁,日昭和3年(西元1928年)宗亲们再度集资重建。[3] 民国88年(西元1999年)三月间,因县政府都市计画,门楼恰在拟拓宽的道路上,宗亲们觉得宗祠已历史悠久,是先民们智慧和财富的结晶,就此拆除极为可惜,所以很快就募集资金把整栋门楼往内搬移3公尺,前后花了2周时间完成。宗祠除了供奉祖先外,也祭拜天、龙、井、灶五神,延续著客家传统的祭祀精神。[4]


视频

【【发现】20151128 - 华夏文化探源 - 天下李氏出陇西】


参考文献

  1. 李氏宗祠玩全台湾旅游网
  2. 屏东-内埔 内田 李氏宗祠 JUST A BALCONY 部落格
  3. 屏东内埔李氏宗祠 门楼题字有来头 中国评论通讯社
  4. 内田村陇西堂李氏宗祠 客家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