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健身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文学名:健身果

别称: 相思果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茜草目

科:忍冬科

属:忍冬属

健身果,又名健身果、相思果,因其果核细小食用起来基本感觉不出有果核,

故又名无核杈把果、无核樱桃。是忍冬科植物苦糖果的Lonicera fragrantissima subsp. standishii栽培果实。[1]

杈把果果实椭圆无核,色泽鲜红美艳,肉质细嫩,

清香甘甜,适于食用。其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质元素、维生素氨基酸

其中钙的总含量比苹果高出24倍,铁的含量比目前水果中含铁较高的桃果高出5倍,

磷的含量为目前报道过的所有果树之最,锌含量也高于一般果树,故被誉为天然营养库。

经济价值

该品种具有6大特点:

(1) 特早熟:五月上旬成熟。

(2) 丰产性好:单丛产果3--5kg,每市售价30--40元。

(3) 抗逆性好:因其具有天然抗病特性,加之特早熟,基本没有发现病虫害。

(4) 因其根系发达强健,四季移植,成活性好:在冬春秋长途邮寄途中,

成活率高,偶尔个别枝枯萎后,丰满壮实的基根萌发3--5个新苗芽,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

(5) 花、果、叶具有极高观赏、食用、保健多重功能,市场价值高,经济效益。

(6) 栽培后由于水肥管理条件高于自然野生环境,表现更好。

花初蕾粉白色,开后白色,味甜美润滑,果肉丰富,种子细小,

四月中上旬成熟,属21世纪早果品种之一。成年果树株高60——100厘米,

可修剪整形,杈杷果在野生条件下,常生长于沙梁、石缝中其抗疫性强,

耐干旱、贫瘠,故可适应于各种土壤,经我们试验即使栽植于沙里也可正常开花结果,

天然抗病虫害,可做为绿色无公害果品供应市场,成年杈杷果树单株产量3-5公斤,

亩产量900—1500公斤。杈杷果因其果色艳红,也可做观赏盆景栽植于室内。

果实形状

果实为合生果,分杈状, 单果纵径 1.18 cm,横径约 2.10cm,

平均单果重 2.15 g,最大单果重 3.15 g以上。果实艳红色 ,

成熟后果实呈现悦目的半透明状,皮薄,果味浓甜芳香。

杈杷果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及维生素C的含量与常见的栽培果树相近,

含糖量明显高于刺梨沙棘猕猴桃

特别是其果实含酸量较低 (为 0.118%) , 糖酸比高达39:1, 锌含量高于其他果树。

植物特性

多年生丛生小灌木,植株平均高1—2米,冠径1.5米左右,嫩梢绿色,

对生单叶.长披针形,叶背叶脉明显突起,上有白色短刚毛。

易成花,一般基生枝从基部第三节起往上均可开花结果,先花后叶,

每节双花蕾,各单开四朵花,花具芳香。果实为合生果,

分杈状;单果纵径1.8厘米,横径(合生)约2厘米,

平均单果重2.5克,最大可达3.5克以上,果实皮薄,

艳红色或略带不明显的探红色纵纹,成熟后果实呈现悦目的半透明状,果味浓甜芳香。

根系再生能力强,常用带萌芽的根桩繁殖,移栽 2年生根桩,

挖取根桩后放在秋后草地上18天任其日晒雨淋,然后再移栽仍可成活90%。

成龄杈杷果株高 1~2 m, 冠径 1-1.5 m左右。杈杷果 3月上旬开花,

4月上旬果实成熟,从开花到果实成熟约需 30~40天。

杈杷果在山地、瘠薄干旱乱石堆中仍能顽强生长,其抗病虫能力极强,经栽培观察,均未发现明显的病虫害。

分类学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 Sympetalae;

茜草目 Rubiales;忍冬科 Caprifoliaceae;忍冬族 Lonicereae;忍冬属 Lonicera;忍冬亚属 Subgen. Chamaecerasus;囊管组 Sect. Isika;郁香亚组

Subsect. Fragrantissimae;郁香忍冬(原变种) Lonicera fragrantissima;苦糖果(亚种)

本亚种与郁香忍冬主要有以下两点明显的区别:

(一)小枝、叶柄(也许还包括叶下面脉上)常有糙毛,而郁香忍冬无毛;

(二)叶较狭长,卵状矩圆形或卵状披针形,而郁香忍冬的叶圆卵形、卵形至卵状矩圆形。

本亚种在小枝和叶下面毛被的有无以及叶形上都有很大的变化。

以叶呈条状披针形,小枝无毛或有很少刚毛为特征的 L. standshii forma lancifolia Rehd. 与苦糖果的阔叶类型之间有过渡,

并不存在明显的界线,而且不论在狭叶类型或阔叶类型中,

都同时存在小枝无毛或具稀毛和具密毛两种情形;

甚至在同一采集号的不同标本上其小枝上毛的多少也不一致。

产地及分布

陕西甘肃的南部,山东北部,安徽南部和西部,

浙江(定海、杭州、天目山),江西(修水),河南

湖北西部和东南部、湖南(慈利)、四川西部、东北部和东南部及贵州北部和西部(威宁)。

生于向阳山坡林中、灌丛中或溪涧旁,海拔100-2000米(四川西部达2700 米)。

上海杭州武汉、旅大等地有栽培。模式标本采自从我国上海引种于英国的栽培植物。

喜光照,半阳坡或阳坡的地块生长较好。喜疏松肥沃的土壤,

但根系抗逆性较强,在山地瘠薄干旱乱石堆中也能顽强生长。

杈把果抗逆性强,对于干旱、水雨、冰雹、高温、贫瘠均有很好的抵抗能力,且未发现明显的病虫害。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