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纳德·伯恩斯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伦纳德·伯恩斯坦(英语:Leonard Bernstein,1918年8月25日-1990年10月14日),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劳伦斯,美国指挥家、作曲家[1]。
生平
1935年入哈佛大学,师从W.俾斯顿、EB 希尔学习作曲,师从辟斯顿、E·B·希尔学习作曲,1939年毕业,后入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学习指挥。1941年任波士顿交响乐团助理指挥,师从布鲁诺·瓦尔特。1943年,临时代替生病的瓦尔特上台,指挥了三首“难曲中的难曲”(包括曲目《唐吉诃德》、舒曼《曼弗雷德》序曲与瓦格纳《纽伦堡的名歌手》序曲)而大获成功,自此在乐坛上崭露头角。当时他就已经有不少作品面世,包括第一号交响曲《耶利米》、芭蕾舞剧《自由想像》、音乐剧《夜生活》等,自该年起频频担任纽约爱乐的客席指挥。1958年,成为纽约爱乐乐团有史以来第一位土生土长的音乐总监[2]。
他在任职的12年间,开创了该团的黄金时代,其间他曾荣获“桂冠指挥家”的称号,从此一举确立了第一流指挥家的名声。这12年间号称纽约爱乐的黄金岁月(1958-1969)。期间,他还和乐团拍摄了一系列电视节目《年轻人的音乐会》,对古典音乐在美国年轻族群中的推广,有极大的作用。
1969年,伯恩斯坦自纽约爱乐退休后,后半生转往欧洲发展,原本是希望多花点时间作曲,不过显然事与愿违,多数时间都在从事教育后进,以及担任欧洲知名乐队的客席巡回演出指挥工作。他在欧洲最重要的功绩,是与维也纳爱乐保持长久而良好的关系,在DG留下许多经典录音,因此维也纳爱乐颁给伯恩斯坦“荣誉副同志”的殊荣。
1989年12月23日和12月25日是他永远被值得纪念的两天,伯恩斯坦在钢琴家朱斯图斯·弗朗兹的邀请下到柏林指挥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地点分别是柏林爱乐厅和音乐会堂,由Unitel摄影。当时正值柏林墙倒下,伯恩斯坦将交响曲中席勒的欢乐颂改为〈自由颂〉。伯恩斯坦对此说道:“我肯定,贝多芬会同意咱们这么做的”。超过20个国家,一亿人通过电视转播收看了这场音乐会。
此后,伯恩斯坦所指挥的曲目范围逐步扩大,从巴洛克到现代各家均有涉猎,尤其是浪漫派作品。其中又以与他同是犹太人指挥兼作曲家的马勒的作品为最。作为作曲家,伯恩斯坦一生共创造了3部交响曲(第一交响乐《耶利米》、第二交响乐《焦虑年代》、第三交响乐《犹太诗文》),《西区故事》、《天真汉》、《在小镇上》等多部音乐剧,以及一些歌剧歌曲等,当中不乏杰出之名作。1935年,他完成了第一部个人作品,为钢琴与人声所作的《赞歌148》[3]。
视频
伦纳德·伯恩斯坦讲解“指挥的艺术”
视频
格罗菲《大峡谷组曲》(伦纳德·伯恩斯坦/纽约爱乐)
参考文献
- ↑ 伦纳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美国华盛顿国会图书馆.
- ↑ 《蓝色狂想曲》伦纳德·伯恩斯坦搜狐网.[2017-04-24]
- ↑ 伦纳德·伯恩斯坦 Leonard Ber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