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传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传灯

 

 

 

传灯

传灯自拈花悟旨,以至舂米传衣,西域此方,灯灯续照。 而黄梅之记曹溪曰:“向后佛法由汝大行。” 乃南岳、青原灿为五宗,大盛于唐,继美于宋,逮元尚多其人,而今则残辉欲烬矣! 所以然者,无其种故也。 祖师云:“汝学心地法门,如下种子;我说法要,譬彼天泽。” 然则既无其种,天泽何施?

传灯

一、今剃发染衣者虽遍满域中,然皆外骛有为缘事; 其近里者,又不过守律饬躬,诵经礼忏而已。 其谁发无上菩提之心,单提此事,孜孜密密,扣己而参,不舍寸阴,而必求证悟者哉? 乃欲望空田之获粟,责露柱以生花,无是理也。 德山虚心来到龙潭寺里找到崇信禅师来求教。 崇信是青岩系第四代禅师了,他接领德山顿悟的故事在禅史上非常的著名。 一天晚上,德山离开崇信的座前要出门,崇信拿起一盏油灯说,外面天黑,拿着灯照亮吧。 德山伸手去接的功夫,崇信忽然一口气把烛火吹灭了,然后仍旧把灭了的油灯给德山,问,你现在还得看得见吗? 德山作醍醐灌顶状,兴冲冲地回去把来时带的《青龙疏钞》一把火烧了,从此皈依禅门。

德山悟出了什么呢? 其实烛火乃身外之物,这是一种虚枉。 人心中的佛性即是一盏明灯,有了它即可驱散黑暗,永远光明。 禅宗僧人们后来把“传灯”借指为禅门的领悟,宋代编的禅宗语录合集分别叫作《景德传灯录》和《五灯会元》,其名字中的典故即由此而来。

二、传灯(1553—1627),俗姓叶,号无尽,别号有门,太末(今龙游)人。 自幼慧悟,少年时接受儒学,参加过科举考试,随即摒弃仕途。 19岁从进贤映庵禅师削发出家,又拜百松法师学法华、楞严经,百松以金云紫缕袈裟付之。 一生修法华、大悲、光明、弥陀、楞严等经义,精进不怠,自此讲声远播。 后定居幽溪高明寺,讲经说法40余年,成为佛教天台宗第十九世传人,被尊为“天台宗中兴之祖”。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应守庵禅师邀请在新昌大佛前登座讲经。 每次修行四次“三昧”,身先示范。 每注经卷,必披戒衲。前后应讲席70余期,听者如云。 晚年回家乡,讲经于东安寺,名贤翕集。 天启七年(1627),卒于高明寺。 其墓在佛陇山。 著作有《天台山方外志》、《天台传佛心印记》、《华严经注》、《楞严会解》、《楞严玄义》、《楞严圆通疏》、《伽经注》、《阿弥陀经略解》、《圆通疏》、《维摩经无我疏》、《观无量寿佛经》、《图颂诸经疏义》、《永嘉禅宗集注》、《吴中石佛相好忏》、《仪般若融心论》、《菩萨戒忏》、《性善恶论》、《幽溪大师文集》、《幽溪别志》等24种100多卷。

佛教称佛法能像明灯一样照亮世界,指引迷途,因以传灯比喻传授佛法    [1]

参考文献

  1. 传灯, 搜狗百科 - baike.sogou.com/v...- 202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