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伏波山公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伏波山公园集山、水、洞、文物、奇石于一身,是具有很大的观赏价值的园林式山水公园。伏波山是桂林峰林中孤峰的一个代表,峰林地貌的特点决定了桂林市中心的山少连绵,多孤峰突兀,由此伏波山成为著名的桂林旅游景点。伏波山位于漓江之滨,孤峰雄峙,半枕陆地,半插江潭,遏阻洄澜,故以为名。又因汉伏波将军马援南征经此,有远珠伏波传闻得名。[1]

景区介绍

有人说,桂林的山很奇特,奇特之处在于它的多、它的秀、它的青、它的美,还在于这些山本身蕴藏着丰富的内涵:有的文物云集,有的国魂永存;有的见证历史,有的富于传奇。故而清代陈元龙说:“看山如观画,游山如读史。” 桂林景点之伏波山位于桂林市中心偏北部、漓江西岸,山势陡峭。在下面仰望,给人一种压迫感。说到伏波山山名的由来,人们说每当漓江发大水时,汹涌而来的江水到了伏波山时却平和了下来,仿佛是因它临江而立、半插江浒;由于有“伏波平浪”的说法,故称伏波山。也有人说是因为唐代至清代,山上建有纪念东汉年间伏波将军马援的新息侯祠,以其名号给山命名

景点介绍

公主钟亭

著名桂林景点, 进入伏波山公园内,花草丛中有一座仿古牌楼,上面有清代楚图南手书的四个大字:“伏波晚棹”,旁边柱子上挂着264字的一副长联。透过牌楼,可以看见山脚下的亭子里有一座大铁钟。这座钟高2.5米,直径1.7米,重达2524公斤,那么它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原因而铸造的呢?说来话长,在清朝初年,明朝将军孔有德降清后,“率一旅之师,悉平楚越之地”,被顺治皇帝封为定南王。

后来张献忠的义子李定国的大西军攻克桂林,孔有德受伤自焚,其女儿孔四贞逃到北京后被封为和硕格格。全国平定后,和硕格格与丈夫来桂林继承父亲的地盘。为了纪念她父亲,孔四贞于1669年在广东佛山铸造了一口钟。这座钟放在定粤寺里,钟的上部铸有经文,钟体下部则为“皇图巩固”等铭文,并记录了捐款铸钟者的名单,也许他们是想借此传名百世。但抗战时,日军飞机轰炸了桂林,把定粤寺炸毁了。因此铁钟上也留下了伤痕成了历史的见证。公主钟亭旁边有个还珠洞,很多客人看到还珠洞都会问是不是和几年前风靡大江南北的一部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有关,其实真正和还珠格格有关的是我们前面的这个公主钟亭,孔四贞是满清唯一的一个汉人格格,她去世以后葬在北京一个叫公主坟的地方,琼瑶笔下的还珠格格就是以她为原型创造的。

千人锅

与大铁钟一起遗留下来的是一口锅,人称千人锅,位于江边的回廊上。为什么叫千人锅呢?据说是可供千人吃粥用。古时定粤寺的僧人用它来熬粥施舍给穷人,积点功德。大家看到的这锅,锅底已破,这同样是日军侵华时留下的罪证。不过,这打破了的锅底也象征着我们打破大锅饭,勇于前进吧。在民间有个说法“摸摸锅头转一圈,一年赚上一千万”,您如果有兴致的话也可以摸摸看哦,但可千万记住,不要太贪心!

还珠洞

著名桂林景点,也是伏波山内最值得一游的景点。还珠还珠,还的是龙珠。传说,以前有个在漓江上打鱼的小孩在洞里玩,看见一位熟睡的老人身边有一颗闪闪发亮的夜明珠把洞里照得通亮,小孩觉得好玩就把夜明珠拿回家去了。小孩的妈妈听说他拿了洞中老人的珠子,顿时吓得发抖,让他趁老人未醒前赶快还回去,以免招灾惹祸,并且告诉他未经同意不能随便乱拿别人东西的,

这也算是民间的品德教育吧.关于还珠洞,也有人说是在东汉年间,马援将军“征交趾时,军士多染疾病。以薏苡救解,全其性命,余者带归。”即运了一船薏米回来,停在伏波潭上。因薏米像珍珠,有人诬告他“私载珍珠之物”,于是皇上派人来查,“果薏苡也,不问,援将薏苡投于石崖之中,相传还珠”,故名还珠洞。

试剑石

试剑石,位于还珠洞内,“悬空而下,状若浮柱,去地—线不合”,虽然有些夸张,但还是让人惊叹。这根柱子实际离地多少呢?离地是一寸。那它又是怎样形成的呢?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人工做的,一说是天然形成的。有人说是神仙揭谛试剑的结果,也有人说是伏波将军马援试宝剑而形成的。以上皆为传奇,其实这是一块石灰岩质的石头,在长期的地质年代里,下端被溶蚀而形成了今天的模样。试剑石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状元石”,民间传说“岩石连,出状元”,说只要岩石和地上相连,就会出一个状元,可是这一寸虽短,要怎么样才能把它相连呢,聪明的人们想了个办法,就是用手捏成拳头状,上端接着岩石,下端连着地面,这样的话,据说可以给自己或者家中读书的孩子们带来好运气,您有兴趣的话不妨试试?

摩崖石刻

还珠洞有38龛共239尊摩崖造像,基本上是唐刻。佛教造像无论是在雕刻艺术上,还是在佛教历史研究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最著名的是千佛岩中的宋伯康造像(一龛一尊观音像)、毗卢遮那佛龛以及还珠洞主洞右壁上的三龛释迦牟尼与一龛阿弥陀佛造像。

三龛释迦像中,伏002龛为成道像:佛陀单身结跏趺坐(即盘腿打坐)于金刚宝座上,左手仰放在左腿上,施定印,表示禅定(即静思默想);右手下伸,施触地印,表示惟有大地能够证明佛造福于众生的福业”伏003龛为说法像:佛陀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上,作转轮状,左立左胁侍文殊菩萨;右立右胁侍普贤菩萨,他们合称华严三圣,管理娑婆世界(即凡间)。伏004龛中独立的佛陀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右手指天施无畏印,表示能解除众生苦难;左手指地施与愿印,表示能满足众生愿望。这个姿态还表示:“天上天下,惟我独尊!”以上三龛中的佛陀手印是辨认释迦牟尼的三种典型手印。伏001龛中的左右胁侍菩萨均拿净瓶,当为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观音菩萨与右胁侍大势至菩萨。这样,在中间作说法状的必为阿弥陀佛。因为他们合称西方三圣,管理西方极乐世界。

宋刻道教造像

还有惟一的一龛道教造像,为宋刻。龛中两位道士在争辩,胜的喜笑颜开,负的嘟腮生气,极为生动。下有石刻《戏题》:“日日青菜羹,夜夜黄粱梦。若问卫生术,只此是珍重。”这可是长生不老的秘诀哦,您如果想要长生不老可要细细参详了。

还珠洞内石刻,最珍贵的是北宋书画家米芾自画像及米芾题名。米芾,号称书画双绝,是宋朝四大书法家之一(与苏轼、蔡襄、黄庭坚并称),他滚动式地用笔,写出的字显得圆润、独特。可惜他的作品基本都失传了,能在这里一睹米芾墨宝,实在是珍贵!米芾像的上方有南宋高宗赵构御笔墨宝,称赞米芾的字:“襄阳米芾,得名能书……骨与气劲,妙逐神俱。”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这么珍贵的像会在这儿呢?原来,北宋时桂林叫临桂县,米芾当过临桂县尉,相当于今天桂林市的公安局长兼警备司令。后来他的曾孙也来这儿做官,于是他的自画像就永远地留在这仙宅中了。

周边景点

登伏波山而上,半山有癸水亭。在山顶上,眺望四方,西面独秀峰,北面叠彩山,近在咫尺,山下漓江清澈透底,江中小洲芳草萋萋;远处象山临江而饮,塔山与穿山隐隐绰绰……群峰拥抱着桂林,绿水滋润着桂林,城在山中,水在城中,桂林不就像个大盆景吗?而伏波山就在这绿水边上、盆景之中。

旅游信息

交通

  • 自驾路线

1、迎宾路收费站 → 凯风路 → 中山南路(火车站) → 中山中路 → 凤北路 → 滨江路口 → 伏波山

2、机场路 → 香江饭店 → 中山南路(火车站)→ 中山中路 → 凤北路 → 滨江路口 → 伏波山

3、灵川 → 八里街 → 中山北路 → 凤北路 → 滨江路口 → 伏波山

4、(自驾车)近滨江路与凤北路交叉

  • 乘车路线

起始地点——名称/位置——距景区公里数——如何到达景区

两江机场——伏波山景区——约36——乘坐机场大巴到香江饭店转乘2路公交车到达伏波山站下车。

火车南站——伏波山景区——约3——在对面公交车站乘坐旅游观光1号线路公交车便可到达。

汽车站——伏波山景区——约2.5——在对面公交车站乘坐旅游观光1号线路公交车便可到达。

开放时间

06:00-18:30 (4月1日-11月30日 周一-周日)

07:00-18:00 (12月1日-次年3月31日 周一-周日 [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