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伊沃·安德里奇

塞尔维亚小说家,于196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伊沃·安德里奇(克羅埃西亞語:Ivo Andrić,1892年10月9日-1975年3月13日),生於特拉夫尼克,前南斯拉夫小說家,於1961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小說家、詩人、散文家、游記作家、文學批評家。

目录

生平簡介

伊沃.安德里奇出生於1892年的特拉夫尼克(Travnik),童年於維舍格勒(Višegrad)度過。這兩個波斯尼亞城鎮,便很自然地成為了他最有名的兩本小說《波斯尼亞編年史》(Bosnian Chronicle)(或譯作《領事歲月》[The Days of the Consuls])以及《德里納河上的橋》(The Bridge on the Drina)的故事場景。

安德里奇於1924年完成博士論文 〈土耳其統治影響下波黑精神生活的發展〉(The Development of Spiritual Life in Bosnia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urkish Rule),並於格拉茲大學(University of Graz)取得博士學位。這篇論文顯示安德里奇早年對波斯尼亞歷史的興趣──其中又以鄂圖曼的佔領,及其對波斯尼亞人民及文化的影響最明顯。這些早期的探究,更促成了他日後積極投入擺脫奧匈帝國的統治的政治運動,以及提倡解放南斯拉夫國家;為此,他甚至身陷囹圄,於1914至1917年間被監禁。其後,他將這段經歷寫成詩作《黑海之濱》(Ex Ponto)。

從監獄獲釋後,安德里奇便開始投身於外交事務,於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他以南斯拉夫王國和領使的身分,駐到羅馬、布加勒斯特、格拉茲、巴黎馬德里布魯塞爾日內瓦柏林等地。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初時,他還是駐柏林的大使,其後才於1941年選擇回到貝爾格勒寫作,全心投入文學創作[1]

諾貝爾文學獎得獎原因

世界二戰時期拒絕與法西斯合作,寫下構思巧妙的史詩代表作「波斯尼亞三部曲」——《德里納河上的橋》《薩拉熱窩女人》《特拉夫尼克紀事》。

國家解放后,擔任南斯拉夫作協主席,創作了多部極具特色的中短篇小說。曾獲南斯拉夫作家協會獎和一級人民勛章。

1961年,因「以史詩般的氣魄從你的祖國的歷史中找到了主題並且描繪了人類的命運」,成為第1位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巴爾干地區作家[2]

《特拉夫尼克紀事》

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前南斯拉夫文學大師伊沃‧安德里奇代表作“波斯尼亞三部曲”之一。 小說以法國大革命,拿破崙帝國的盛衰,波旁王朝復辟,塞利姆三世的統治和滅亡為歷史背景,敘述了法國駐波斯尼亞領事達維爾探索人生道路,最終理想破滅的過程,以及波斯尼亞兩任總督穆罕默德帕夏和易蔔拉欣帕夏的命運。 特拉夫尼克大街小巷和市場內的鬥爭,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農民起義,奧地利與法國兩國軍隊間的仇恨[3]!

參考來源

  1. 伊沃.安德里奇:論故事和講故事. 微批. [2019-12-11]. 
  2. 特拉夫尼克紀事. 博客來. [2019-12-11]. 
  3. 特拉夫尼克紀事. 誠品網路書店. [2019-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