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从封建到大一统(韩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从封建到大一统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从封建到大一统》中国当代作家韩昇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从封建到大一统

中国是在不同历史阶段渐次形成的,国土的核心框架形成于禹至夏商,此为地域中国;民本主义的政治文化传统形成于周代,它开启了以文化为标准的民族融合历程,遂由多元构建了一体性的“国族”,至汉朝定型为“汉族”,此为民族中国;其后出现了更大范围的民族融合而形成空前盛大唐朝,它汇聚世界精华,造就文化大繁荣,此为文化中国。要了解数千年文明积累之丰厚,不仅要随历史长河追踪其成长的经历,还必须从一个个截面观察机理的构成,领悟深刻内涵

在地域中国形成过程中,禹成为第一座丰碑。《史记》记述了黄帝以来的五帝世系:黄帝为有熊氏,颛顼为高阳氏,喾为高辛氏,尧为陶唐氏,舜为有虞氏。至禹而别氏,此后夏、商、周三代分别以姒、子、姬为姓。由此传承亦可看出,禹别开生面,是一个时代的开启者。数千年民间口碑中,人们赞颂大禹治水,治水几乎成为其象征。然而,在司马迁眼里,禹的功绩远胜于此。是他让九州融为一体,光大了尧舜的事业,以高贵的仁德聚合起周边各族,构成华夏大家族。由此可见民间的看法和历史学家的认识有很大的落差,老百姓更加重视具体业绩,而历史学家则非常重视其背后的意义和长远影响。在有深刻见识的史学家看来,治水的成就再大也只是技术性、功利性的,属于“术”的层面;更加重要的是事情背后的意义是否具有本质性、原理性,是否可以作为基本原则遵循的“道”。

如果拿禹之治水同其父鲧的治水做比较,或许能够理解得更清楚。鲧治水为何失败呢?是因为他采取了堵的办法,结果堤坝崩溃了,祸害巨大。由此可知就水治水(就事论事)的功效,仅限于摆平眼前问题,属于“术”的层面,如果不能发现并遵循客观规律,往往只是把问题推到后面,眼下仿佛解决了,却后患无穷。禹的成功在于通过疏导的方法,顺势利导,把河水引到海里。由此可以总结出治水的根本道理,那就是水必须导而不能堵。这样的话,就必须从整体上进行规划,突破以前小部落、小区域限制,把各个部族打通,联合起来,彻底地掌握山川地理形势,控制从江河源头到出海口的广大区域,才能有效进行治理。这属于“道”的层面。凡人重术看热闹,高人重道看门道。一个人注重什么,就知道他的领悟力在什么境界与层级。从治水推而广之,发现治国也是同一个道理,要遵循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顺应民心,让各行各业按照自身规则运行起来,这样才能使社会呈现出勃勃生机。无论是与自然社会相生共处,还是管理人类社会,都必须致力于发现其运行的法则,遵循其“道”,如此方能和谐顺畅,长治久安。大禹通过治水领悟到国家社会的治理之“道”,奠定了此后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向与原则。

因为是在谋划全局的大格局下进行治水,看透了治水背后的根本原理,禹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山川地理的大规划、大勘察、大治理,其结果不但是江河得到了治理,而且使山脉通行、江河疏浚、湖泽治理、四海一家,四境皆可安居,中国的文化因此传播四方,实现了“九州攸同”。

禹距今约4000年,在那么遥远的时代建立如此辽阔的国家,世界史上绝无仅有。司马迁根据什么记述了这段历史呢?他基本采用了《尚书·禹贡》的文字,只是稍加修改而已,这表明他认同《禹贡》的记载。

关于《尚书》记述的时代,甚至其真伪,汉代以来就争论不休。现代学者顾颉刚以从文献考订到历史传说形成过程的综合研究,辨析《尚书》各篇,分组归类,推断其成文的年代。据其研究,《禹贡》形成于战国至秦汉时代。此推论的年代或许过晚,因为新出现的周中期的《燹公盨铭文》与《禹贡》文辞甚近,那么,“九州”所反映的应该是周朝以来的疆域,难以断定禹时代已经有了“九州”的划分。当然,西周的疆域并非骤然而成,乃禹治水以后逐步开发成熟的,故可理解为禹肇始其端。《史记》从尧到周的记述,不少采自《尚书》,司马迁对于《尚书》真伪及其叙事年代必有辨析。夏人活动的范围比较广,曾经建立八处都邑,分别在今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地区,故采用“九州”说有一定的合理性。

这样一排列可以看得很清楚,夏商两代主要在冀州、豫州、徐州活动,加上周代的雍州,这四个州构成上古中国的中心区域,属于土地最为肥沃的地域,实际上是河川田地整治得最好的地方,承担主要的税赋。

中心区域对于全国性政权,尤其是帝制王朝,至关重要。中心区域的构成要具备地理、经济、人员、文化四大要素。在地理方面,应具有比较完整的山川形势,山环水绕,其最佳者莫过于关中,它四面环山,三面环水,进可攻,退可守。如本章将展开叙述的,对于疆域辽阔的中国而言,中心区域还必须包括相当宽阔的腹地。在整个中国古代,前2000年的中心区域在以咸阳、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后1000年的中心区域在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区域,详见后述。经济方面,中心区域的开发成熟度、经济总量都应具有优势,据司马迁所述,西汉时代关中地区拥有天下6/10的财富。人员方面包括众多的人口,还必须拥有大批精英人才。经济发达会吸附四方人口,教育发达才能培育优秀人才。受教育人才在人口中的占比,决定着人口的质量。文化方面表现为文化的宽容度、学术的自由度,能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例如齐国统治者洞察到大国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故于都城大办学宫,形成名动天下的“稷下学”,延揽各国文化精英,如孟子、荀子、淳于髡、邹衍、田骈、慎到、申不害等大家,汇聚道、儒、法、名、兵、农、阴阳、轻重诸家,蔚为大观,将齐国推向繁荣强盛。四个方面综合而成的中心区域,对其他区域拥有明显的优势,从而在各个方面支撑了中央王朝,并据以控制着其他区域。中央王朝选择中心区域作为都城所在之地,又赋予其政治中心的地位。即使上古时代屡见迁都之事,例如商朝,但其迁移范围仍在中心区域之内。

对历史进行起源性的追溯,中国上古时代的中心区域应该在今山西、河南一带,也就是汉代所称的河东、河内和河南的三河地区。但是,后起的周文化一直影响着其后的中国,而且,从西周到唐朝,最主要的王朝建都于关中的长安,所以,中国古代的前半段,其中心区域在关中地区。为什么该时期各大王朝要定都于此呢?

关中地区从地形地势而言属上上之地。其南面有东西走向的秦岭山脉,陕西境内的秦岭东段,海拔在1500—2600米,北岳华山号称“奇险天下第一山”。通往中原的崤山,秦人在其北麓谷中修建了函谷关,谷道仅容一车通行,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扼住咸阳到长安的咽喉,易守难攻,守住这里,中原的势力便难以进入关中。当年楚怀王曾经率六国联军叩关,被秦军打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由此往北,与河南省三门峡市及山西省运城、临汾和吕梁地区隔着黄河相望,东岸有中条山和吕梁山,它们连成完整的自然屏障。继续北行,出陕北,便是区分草原与农耕地区的阴山山脉,它构成北面坚固的天然防线。从这里折向西面南下,贺兰山与六盘山相连,把整个西面严严实实地挡住,并与秦岭相接。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支脉的黄河,沿着贺兰山北上至阴山,折向东流,至河口镇南下,顺着吕梁山脉直到潼关,出晋陕峡谷,转而向东,穿过华北大地,奔流入海。黄河从西、北、东三面如马鞍形环抱关中地区,而秦岭、六盘山、贺兰山、阴山和吕梁山脉将它紧紧包裹起来,一条大河,四面环山,这么完整的区域天下无双。

进出关中的主要通道,有四座雄关把守,东汉所建之潼关,取代了前面介绍的函谷关,为关中东大门,地处黄河渡口,位居晋、陕、豫三省要冲,扼长安至洛阳驿道的要冲,素称“第一关”。武关为关中的南大门,北面依靠险峻的少习山,其余三面直临河谷绝涧,山环水绕,险阻天成。刘邦从这里入关推翻秦朝。散关为关中的西大门,地处大散岭上,此处山势险峻,层峦叠嶂,它卡住了秦岭咽喉,控扼川陕交通。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就是从这里挺进关中的。萧关为关中的北大门,在六盘山口依险而立,深谷险阻,扼守自泾河方向进入关中的通道,成为抵御西北游牧民族进犯的前哨。进出关中之路崎岖狭隘,构成关中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势。

在中国古代,这种具有封闭性的区域往往是重要的文明据点。如果包裹的地区较小,则为大家族崛起并盘踞之地;如果包裹的地区足够大,便成国家兴起之地。关中地域广阔,从汧、雍二县以东至黄河、华山,膏壤沃野方圆千里,号称“八百里秦川”,其中心地长安,有八条河水绕行,风调雨顺,得天独厚,关中足可撑起一大国家。从夏代以来都把这里作为上上之地,开辟成最为富庶的农业地区,西周在这里崛起,秦国在这里壮大,汉朝在这里定都,长期的中心都城传统造成百姓有先王遗风,重视田产,勤于耕作。农业生产决定了定居的生活形态、有序的乡村共同体,以及互助合作的人际关系,物产富饶使人民安居乐业,此地域民风敦厚,把邪门坏事看得很严重。

关中同时又是西北和西南的交通要道,出萧关西去,经过河西走廊可通往中亚。西部各族同关中的往来十分频繁,深受其影响,天水、陇西、北地和上郡地区和关中风俗相同,其西面有羌中的地利,北面有戎狄的牲畜,畜牧业居天下首位。

走散关南下,进入巴蜀之地。该地区南面要从激流险滩的三峡出长江,山高谷深,常常船毁人亡,难以通过,故人们更多从北面出关中。虽然金牛道、米仓道和荔枝道山路崎岖,蜿蜒曲折,但通行可靠性高得多。交通的原因让蜀地依靠着关中。所以,司马迁把巴蜀划到关中区块里。以成都为中心的蜀地,一片沃野,盛产栀子、生姜、朱砂,石材、铜、铁和竹木类器具。而且,从这里还可以进一步通往云贵高原,可以提供马、牦牛和人力资源。大西南成为关中地区的后方依托。

陇西和巴蜀的人员物资源源不断地流向关中,四方荟萃,使该地商业发达,特别是骑马的行商长途贩卖东西方的商品,联通世界,关中又成为中国最重要也是人员往来最频繁的东西交流之地。司马迁评价道:关中之地占天下1/3,人口不过3/10,但是,这里的财富却占天下6/10。

了解了关中地区的历史、地理、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就懂得了为什么从西周到唐朝,中国强盛王朝都定都于长安。此地环山带水,固若金汤,幅员广阔,安全富庶,进可攻,退可守,故有“得关中者王天下”之说。

《史记》建立了中国正史的编撰体例:既在时间轴线上说清历史推演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又在空间轴线上探究事物的本质和内在关联。《史记》建构了后世文化传统的历史基础:人文始祖黄帝、民为邦本的治国理念,“易姓革命”的正义性、宗法制度的天下一家观念、“以夏变夷”的民族融合道路……《史记》记载的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古代社会形态全部依次上演,司马迁从这幅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感悟的深刻道理,正是理解中国的重要启发。

复旦大学历史系韩昇教授,结合多年研读心得,从时间和空间两条轴线展开《史记》的历史记述:在时间的轴线上,展开从早期部族向国家的进化、从封建制向专制帝制的政治形态转变;在空间的轴线上,从人与自然的角度讲述山川地理、风俗民情和各个社会阶层的样貌以及历史变迁中的各色人等。通过对每一个重要节点的探讨,带领读者把握历史演进的脉络与法则,进而从中理解影响中国人行为与思维的基本要素,理解传统发展的轨迹,并对未来有理性的前瞻。[1]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