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亚历山大·弗莱明爵士

亚历山大·弗莱明爵士FRS(Sir Alexander Fleming,1881年8月6日--1955年3月11日),苏格兰生物学家、药学家、植物学家。1923年发现溶菌酶,1928年发现青霉素(盘尼西林),这一发现开创了抗生素领域,使他闻名于世。1945年,他与弗洛里钱恩因为对青霉素的研究活动获诺贝尔医学奖[1]

亚历山大·佛莱明(Alexander Fleming)
出生 1881年8月6日
苏格兰洛克菲尔德
逝世 1955年3月11日
英格兰伦敦
母校 威斯敏斯特大学伦敦圣马利亚医院医科学校
知名于 青霉素(盘尼西林)

目录

生平

早年和教育

弗莱明出生在苏格兰的洛克菲尔德(Lochfield),家中世代务农。1906年从伦敦圣马利亚医院(St. Mary's Hospital)医科学校毕业。[2]

科学研究

盘尼西林

1928年弗莱明在伦敦大学讲解细菌学,那时弗莱明正为了撰写一篇有关葡萄球菌的回顾论文,在实验室里培养大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七月下旬霉菌孢子掉进这个培养皿之中,8月份弗莱明本人在乡下度假,9月3日返回实验室。这时弗莱明发现长满细菌的培养皿有个角落长了一块青霉菌,周围却没有细菌滋长,弗莱明马上意识到霉菌可能有杀菌作用,并将这个现象发表在1929年的英国实验病理学期刊。

后来他又作了许多相关的实验,随即遇到一个问题,如何提炼单纯的盘尼西林,缺乏这个技术,使他无法继续观察研究,随着磺胺类药物的出现,人们普遍对青霉素的报告不感兴趣。

1935年英国牛津大学病理学系主任弗洛里和旅英的德国生物化学家钱恩合作,研究青霉素的性质、分离和化学结构,解决了青霉素的纯炼问题。后来以弗洛里为首的研发团队从青霉菌中提取出了抗生素青霉素(又名盘尼西林),牛津病理学系主任的哈里斯(Henry Harris)曾说过:「没有弗莱明,不会有钱恩;没有钱恩,不会有弗洛里;没有弗洛里,不会有希特利;没有希特利,则不会有盘尼西林。」

1941年首次于人类测试青霉素;青霉素的发现,完全改变了人类与传染病之间生死搏斗的历史,人类的平均寿命也得以延长。弗莱明因此与钱恩和弗洛里共同获得了1945年诺贝尔医学奖

轶事

有一个广为流传的但不真实的[3]故事,说弗莱明的农夫父亲曾救过小时候的丘吉尔,丘吉尔之父出资让弗莱明上学成才,而后丘吉尔本人又在二战中因青霉素而从濒死的疾病中获救。弗莱明给朋友的信中证实,这是误传,后来挽救丘吉尔的药物是磺胺药物而非青霉素。这个误传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磺胺是德国拜耳实验室发现的,在战争时期宣传机构不愿意宣传由敌国发现的药物,而转用英国人发现的青霉素。[4]

相關影片

St.Mary's Hospital Honours Sir Alexander Fleming (1954)
Funeral Of Sir Alexander Fleming (1955)
Opening of the Sir Alexander Fleming Building 1998
The story of Alexander Fleming and penicillin for children

注解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