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五月,拜谒屈原故里(张开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五月,拜谒屈原故里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五月,拜谒屈原故里》中国当代作家张开生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五月,拜谒屈原故里

说起屈原,眼前就会映现出一位头戴峨冠,衣袖飘袅,玉佩作琅,长袍飘风,面容憔悴而沉寂,目光迷惘而深邃的士大夫象形,缓缓地从楚怀王巍峨的殿堂上显现出来。他就是两千年前,八百年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中国首次出现的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

五月,在一个雨雾弥濛的时日,乘船去拜访屈原故里。游船驶入长江三峡,江面烟雨弥漫,薄雾萦绕着游轮;船尾拖曳着一道亮朗的浪花,荡漾于云里雾里;江雾糅合了江岸浅黄嫩绿的山竹野藤,氤氲出一种梦幻的江峡世界。

甲板上几个披红挂绿的姑娘在雨中拍照嬉戏。一双俊男靓女一前一后站立于船头,那女子舒展开双臂,衣袖飘飞,作着《泰坦尼克号》中那个热恋中少女罗丝之状,仰天呼叫:看啊,山鬼我要飞了!“山鬼”,屈原诗里一个美丽的山林女神复活了!一个现代的远古意境。上天竟营造出了这般穿越两千年历史迷雾的意境,让你去拜访屈老夫子。所幸有了这样的雨雾天气。这是山崖的俊俏,是江雾的缭绕,是江波的悄然微笑,也是历史的清逸设计!

中国的孩子对屈原的第一印象,大多是跟小时候端阳节吃粽子连系在一起的。大人们说,甜蜜的粽子抛进汨罗江里是喂鱼的,鱼吃了粽子就不会伤害屈原了…… 千百年来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船的故事,倾诉着国人千年不渝的怀念与敬仰,成为亿万云集响应的诗国粉丝,同醉在诗人浪漫的神灵里。只要有井水的地方就有《离骚》的咏诵。

长江三峡是万里长江上一段最壮丽的大峡谷,上有白帝城启始,下有宜城收尾,全长193公里,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而名之为三峡。大峡谷里,滩峡相间,水流湍急,奇峰连绵,绝壁对峙,而成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峡谷之一。

华夏第一诗人屈原,就出生在万里长江最险峻、最神奇、最玄秘、也最具典型概括力的长江三峡深处。那里云橘波诡,山奇水丽,如梦似幻,滋养了他神话般的奇思妙想;那里树茂藤密,竹翠草碧,物神水灵,藴秀了他顾影自怜,假物驰怀的性情;那里水湍浪急,奔腾而下,孕育了他志在千里,志在九天,百折不回的心理气韵……这就自然地孕育了他那种“江畔悬崖独咏曲”的《离骚》与“《诗经》的“平原小合唱”,而成为华夏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的交响大合唱。

位于三峡的西陵峡中游的屈原祠,就在秭归县茅坪镇凤凰山上。

三峡上的白帝城、屈原故里、王昭君故里、三峡人家、黄陵、孙夫人庙及三峡大坝、葛洲坝等与旖旎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以其壮丽的自然胜景、丰富的人文胜景而名扬中外。

长江三峡又是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三国时期古战场之一。著名的“火烧连营七百里”的夷陵之战,就发生在三峡边上。三国的历史,说白了就是“三把火”的历史。第一把火官渡之战,烧败了袁绍,烧出了曹操;第二把火赤壁之战,烧败了曹操,烧出了三国鼎立;第三把火夷陵之战,烧败了刘备,烧散了三国,也烧出了一介书生军事家陆逊。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为现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万吨级的大型货轮和客轮均可平稳通过高185米的大坝,而使长江三峡成为世界上惟一可乘船游览的大峡谷。这里,于遥远的历史与现实景物的魔幻中,显现着大手笔,大动作,大形影、大景观,彰显着大宁静,大感动;并以其无声的霹雳轰击出想象生命的涅槃,灵魂的彻悟,心灵的般若,使你与天地同在、与神圣共存、与逍遥游,与道俱成,进入一种了生命的境界,天地的境界

我们的屈原就从三峡江畔的那山崖上背着行囊走下来,从雨雾里戴着斗笠显影出来,从江浪中踏歌而来,从飘荡小舟上迈步下来。

记得读高中时学《史记》屈原的第一次的清晰形象是这样鲜亮着:“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司马迁就这样将一位,孤傲而天真,凄楚而高贵,离群而悯人的楚怀王左徒屈平,三闾大夫屈原的形象,耸立在了一个时代中国中学生的心目中。

[1]

作者简介

张开生,退休教师,山西运城垣曲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