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五台山南禅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南禅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禅寺。坐落在山西省五台县阳白乡李家庄附近小银河一侧的河岸土崖上,寺院坐北朝南,迎面和背面各有一道山梁,寺旁渠水环绕、林木繁茂、红墙绿树、溪水青山、极为隐秘幽静。在如此美丽的环境中,南禅寺已经存在了至少1236年。

意外发现

南禅寺在历史上是一座不知名的小庙,其修建历史在存世文献中鲜有记载。1953年1月,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崔斗辰与北京市文物整理委员会杜仙洲赴五台山了解文物建筑修缮保护情况,五台县人民政府反映,距县城22千米处的李家庄南禅寺系唐代建筑,已残毁,急待修缮。随后,山西省文管会派人进行了勘查,并将测绘结果和照片报告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同年10月,文化部社管局组织相关专家对南禅寺进行了详细勘察。

建筑布局

南禅寺占地面积并不大,呈四合院式布局,南北长51.3米,东西宽60米,全部面积3078平方米。寺内除唐代建造的大殿以外,尚有明代建筑龙王殿,清代建筑伽蓝殿、罗汉殿、文殊殿、观音殿(山门)和东院的阎王殿、禅房等几座小建筑物。大殿面宽、进深各三间,平面近正方形,单檐歇山顶。殿身四周檐柱12根,殿内无金柱与平棊,屋顶举折平缓,结构简练。

历史记载

关于南禅寺的建制,旧志《五台县志》《清凉山志》均无记载,仅有数通明清石碑和在大殿明间西侧平梁底皮发现的“因旧名旹大唐建中三年岁次壬戌月居戊申丙寅朔庚午日癸未时重修殿法显等谨志” 墨书题记,说明大殿的修建年代为唐建中三年(782)。综合大殿斗拱、阑阁、举折等明显的唐代建筑结构形制,勘察组当即认定大殿为唐代建筑,并证实它的修建年代比梁思成林徽因发现的被认为是当时国内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建于唐大中十一年(857)的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还要早75年。至此,南禅寺大殿被确定为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

文物展现

殿内有唐代彩塑21尊,同敦煌莫高窟五台山佛光寺、晋城古青莲寺后殿的彩塑一并成为全国仅存的唐代彩塑。这些塑像的分布有主有从、错落有致,布局似乎还沿袭着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规制,是佛教原始教义中“人心皆佛、人性皆佛、佛遍世界、佛遍古今”的形象展现。塑像丰满、俊美、慈善、自然,既为佛国神祇,但又极近世人情态,虽经后人重妆,但唐塑的造型、风格、衣饰、神韵依然明显。

南禅寺内还有三只石狮和一座石塔,也都是唐代遗物。

修缮过程

南禅寺的确切建筑年代已无从考证。但其大殿明间西平梁下的墨书题记,证明这座建筑物重修于唐建中三年(782),因此寺庙的创建年代应该更早。大殿重修后60多年,唐武宗于唐会昌五年(845)诏敕废佛,发起中国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毁佛运动,限期拆毁天下佛寺4600余所,拆毁招提兰若(民间寺庙)4万座。根据几十年来的考古调查结果,会昌毁佛以前的木构建筑物,有确切年代的只有南禅寺大殿一处,它能保存下来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地处偏僻山村不被人注意;或因建筑工匠就是附近居民,不愿毁坏自己的劳动成果;或因受迷信思想影响极深,不敢得罪佛祖菩萨。不论何种因素,从今天来看,保存下来的木构建筑物和塑像都是唐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说明我国唐代建筑文化和建筑技术,不仅在大城市普遍发达,而且普及到偏僻农村和山庄窝铺之中,为后人认识唐代建筑科技水平和建筑文化成就提供了最基层最真实的典型例证。

南禅寺大殿自唐建中三年(782)重修后,迄今已经1200多年,经历了多次维修、保养。历史上最早的一次大修是在宋元祐元年(1086),大殿内明间两根大梁底皮都留有墨书题记。题记书写在大梁土朱刷色的表面,大梁仍为唐代原构件。题记说明这是一次规模较大的“落架重修”,大修的原因,应当与宋景祐五年(1038)春季定襄大地震有关。现存大殿内的圆形柱子中,有几根可能就是这次更换的,其中前檐明间西柱内侧,尚保留着宋政和元年(1111)游人墨书题记。此后大殿经常小修,如元至正三年(1343)修补了大殿的塑像,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和同治十二年(1873)全寺又经过两次普遍的维修,现存大殿前檐的砖券门、彩画等应是这两次修理的。寺内其他建筑,除明隆庆元年(1567)所建的龙王殿以外,其余各殿的结构式样,都属于清代中晚期建筑风格。

1953年发现南禅寺为唐代木构建筑物后,人民政府立即组织进行了必要的维修和保护,并于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时,寺址东南两侧水土流失严重,已经形成崖坎,逼近寺基。文物主管部门先是砌筑片石戗柱保护,几年后险情加剧,便又砌坝围护,同时培育松柏,保护地形现状。历经几十年之久,石坝巍然、松柏成荫、环境优美、寺院安全。1966年邢台地震后,大殿东次间砖券坍塌,整体梁架明显地向东南方向倾斜(向东20~26厘米,向南30~36厘米),构件脱榫、劈裂严重,县文保所及时抢救处理。1972年,国务院批准对南禅寺大殿进行落架修缮,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在国家文物部门技术人员和专家的指导下,再次对南禅寺进行实地勘测、发掘,详细绘制各部位结构图纸,设计制定复原方案。1973年8月,国家文物局组织杨廷宝、罗哲文等建筑、文物大师,实地考察并商讨方案,最终确定了以文物建筑保护的最高目标——恢复原状作为修复工程的基本原则,对南禅寺大殿采取全面复原的保护修缮。工程于1974年开工,1975年8月竣工,包括复原和加固两部分。其中,复原部分主要包括明台、檐出、椽径、殿顶、脊兽、门窗等方面。加固部分主要包括对四椽栿等大木构件、檐柱的加固。对劈裂严重的木构件,采用高分子化学材料加固与铁活加固相结合的方式,首次尝试新技术在古建筑修复工程中的运用,修旧如旧。

1970年代五台山南禅寺大殿的修缮工程,对中国古建筑文物保护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修缮工作是在几经勘察的基础上,经过严密地测量绘图、考古发掘、制订方案、反复论证,并报请上级文物主管部门直至国务院批准之后才实施进行的。在恢复原状与保存现状的选择中,最终确定以恢复原状为基本原则,采取全面复原的修缮方式。这些复原部分,虽然采取了对建筑物基础发掘,与相邻地区、相近时期建筑形制进行比较,依据残留榫卯接口等方法,使复原工作有了一定的实物参照和依据,修复后给人以外观形制与内部结构在时代特征上相一致的风格,使我国现存最早的唐代木构建筑有了一个完整的面貌,但也因“没有十分满意的结果”,引起保护界的反思。

持并参与了南禅寺大殿复原工作的古建筑专家祁英涛先生多次对此进行总结。如对大殿吻兽的原状,他在1985年发表的《古建筑维修的原则程序及技术》中提到:“吻兽复原的结果只能是具有一些唐代风格,还不能说是南禅寺大殿吻兽的原状。这部分的复原工作,虽然我们也费了许多时间,但效果是不理想的。”在1987年他的另一篇关于古建筑复原工程文章中,谈到南禅寺的复原问题时,祁先生再次指出:“在唐代南禅寺大殿复原方案讨论时,专家们绝大多数认为虽然原来建筑中只存有部分简筒瓦,但没有鸱吻,将使我国现存最早的唐代大殿大为逊色,最后决定搞一组唐代风格的瓦兽件。为此我们搜集了当时已知的一些资料设计了鸱吻脊兽的瓦件,最后总算勉强安在屋顶上,虽然没有什么人批评,可是个人总觉得不够理想,因为仍不能充分说明它们就是南禅寺大殿原来吻兽的式样。”对以“恢复原状”为最高目标而“全面复原”的南禅寺大殿保护工程,祁英涛在《当前古建筑维修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也作出总结:“恢复原状,这是作为维修古建筑的最高原则而提出来的。因为只有修建时的原状,才能完美地、正确地说明当时当地的工程技术、艺术风尚等的真正水平。但恢复原状又是一件十分复杂的科学研究工作,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才能批准动工。我们虽然(在南禅寺修复工程上)做过一些实验性的工作,但至今没有十分满意的结果。”对于南禅寺大殿的全面复原,他认为“主要是从科学研究方面考虑而动工的。” [1]

当年全程参与了南禅寺大殿复原工程的山西省著名古建筑专家、文博大家柴泽俊先生在其《山西古建筑文化综论》中写到:“(像南禅寺这样的)全面性复原工程,不应予以倡导和推广,而应严格控制。”“在没有本建筑复原依据或复原依据不充分、不确切的情况下进行复原,很容易造成仿古建筑的弊端。因此必须严格控制,严禁随意进行古建筑全面性复原。” 期待随着文物保护工作的先进技术的加强,对古建筑技术进一步的研究让古老的建筑原汁原味的呈现,让古人的智慧永放光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