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于右任

Keystone讨论 | 贡献2019年2月9日 (六) 01:05的版本
于右任
原图链接

于右任(1879年4月11日-1964年11月10日),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原名伯循,字诱人,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号“太平老人”。于右任早年系同盟会成员,国民政府高级官员,中国近代书法家。他的外孙刘遵义教授曾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是中国近代知名的书法家。于右任长髯飘飘,是其一大特征。

他是清朝光绪年间举人,因刊印《半哭半笑楼诗草》讥讽时政被清廷通缉,亡命上海,遂进入震旦公学。震旦学院肄业。早年加入光复会同盟会1907年起先后创办《神州日报》、《民立报》积极宣传民主革命。历任南京临时政府交通部次长,国民联军驻陕总司令审计院监察院院长,是国民党重要决策人物。1912年后担任南京政府交通部长,国民政府审计院长、监察院长,前后共任监察院院长34年。后随国民党退居台湾。于右任寓台湾15年,台湾书法风气首次出现碑学压倒馆阁帖的趋势。1964年病逝于台北,墓位于台北市阳明山

于右任一身清廉,虽身任高官,去世时没有留下任何财物,随身的小箱空空如也。他曾书嘱蒋经国:“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年名”。他的长子在上海完婚时,他将所有朋友送的礼金全部送回陕西作为赈灾款项。

前监察院长于右任‧台北行天宫题字
原图链接

于右任精书法,尤擅草书,首创“标准草书”,被誉为“当代草圣”、“近代书圣”。于右任1932年在上海创办标准草书社,以易识、易写、准确、美丽为原则,整理、研究与推广草书,整理成系统的草书代表符号,集字编成《标准草书千字文》(1936年由上海文正楷印书局初版),影响深远,至今仍在重印。著作《右任诗存》、《右任文存》、《右任墨存》、《标准草书》等。

于右任临终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海茫茫,山之上,有国殇。”广为流传。

于右任去世后,政府在玉山主峰建立其雕像,计3公尺高,意图补足4,000公尺高度(玉山当时测量数据为海拔3,997米),并有尊重于右任遥望大陆遗愿之意。唯铜像1995、1996年二次破坏,后改立巨石上刻“玉山主峰”及新测量数据“标高3952公尺”。详见玉山

台北市仁爱路与敦化南路交叉处的仁爱圆环,原本也设有于右任铜像,后来被迁移至国父纪念馆

目录

参考资料

  • 标准草书》,于右任编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ISBN 7-80569-228-9/J·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