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谷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谷雨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每年4月19日~21日视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也就是4月20日,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1]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气温回升加快,降水增多,利于谷物生长,此时节,宜赏花,宜品茶。宜听雨,宜种百谷。雨生百谷,柳絮零落。[2]

《群芳谱》:“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前后,天气较暖,降雨量增加,有利于春作物播种生长。[3]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4]谷雨分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呜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谷雨时节,布谷声声,柳絮飞落,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诗曰:

雨频霜断气清和,柳绿茶香燕弄梭。

布谷啼播春暮日,栽插种管事诸多。   —《谷雨》左河水

谷雨三候

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一个节气十五天。古人将“五天”分为“一候”,“三候”即为一个节气。中国古代也将谷雨分为三候:[5]   

一候,萍始生

一候:萍始升,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繁茂生长,给寂寞的湖面,增添了几分热闹盎然。

二候:呜鸠拂其羽

布谷鸟也开始“布谷、布谷”的鸣叫,提醒人们开始劳作播种。这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三候:戴胜降于桑

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谷雨时节桑树生一长旺盛,各种鸟类的活跃度也加大,世间万物也逐步繁荣起来。

节气-养生之道

从西医的角度来看:谷雨前后柳絮飘飞、百花齐放,是花粉过敏症的好发期。而春夏之交,也是忧郁症等身心症的好发期。中医认为,春季忧郁症的发病原因在于“肝气郁结”。肝属木,木应是舒展的。

一旦肝气郁结,有如树木被压抑捆绑,无法随心所欲地抽枝、生长,就会出现忧郁、悲伤、大怒等情绪紊乱的状况。 为了预防这些疾病发生,我们需要祛湿利水,多吃一些能健脾除湿的食物,例如薏仁山药,还有芡实黑豆冬瓜山药百合木耳等,都可用来入菜或熬粥,最养脾胃。

而黑芝麻、小麦胚芽等谷类食物,富含维生素B群,有助于缓解精神压力和调节情绪,也非常适合在这个节气食用。所谓“谷雨夏未到,冷饮莫先行”,春夏之交尽管气温回升,仍应避免冷饮寒凉的食物。在生活起居方面,可以适当地晚睡早起。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此时的早晨,是一天中阳气生发之时,也是一年中生机最旺盛的时候。晨起运动,吐浊纳清,有助于新陈代谢。

另外有过敏体质的人外出时还要预防花粉过敏,预防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的发作。[6]

天天保持心情舒畅、心胸宽广,听听音乐、钓鱼、春游、打打太极拳、散步等都能陶冶性情,切忌遇事忧愁焦虑,甚至动肝火。

谷雨习俗

喝谷雨茶


有谚语说:“清明见芽,谷雨见茶”。[7]

谷雨时节,气候温暖湿润,小芽可迅速长成鲜叶,是采茶制茶的大好时机。此时采制的茶称“谷雨茶”,又名“二春茶”。

春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使春茶滋味鲜活,香气怡人。

赏牡丹

谷雨前后是牡丹花开的重要时段,因此,牡丹花也被称为谷雨花、富贵花。“谷雨三朝看牡丹”,凡有花之处,皆有士女游观,也有在夜间垂幕悬灯、宴饮赏花的,号曰“花会”。[8]

至今,山东菏泽、河南洛阳四川彭州多于谷雨时节举行牡丹花会,供人们游乐聚会。

祭海节

对于渔民而言,谷雨节流行祭海习俗。谷雨正是春海水暖之时,百鱼行至浅海地带,是下海捕鱼的好日子。

俗话说:“过了谷雨,百鱼近岸。”为了能够出海平安、满载而归,谷雨这天渔民举行海祭,祈祷海神保佑。

食香椿

“雨前香椿嫩如丝”,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时节,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健胃理气、消炎杀虫等功效。

“到处有之,嗜者尤众。”香椿的食用历史已逾千年,汉代即已遍布大江南北,从达官贵人到民夫走卒均可享用。

祭仓颉

相传,仓颉造字成功,感动了玉皇大帝。当时人类正遭灾荒,玉皇大帝便命打开天宫的粮仓,下了一场谷子雨。

仓颉死后,每年谷雨节,仓颉庙都要举行传统庙会,人们扭秧歌、跑竹马、耍社火……以表达对仓圣的崇敬和怀念。

谷雨花信

谷雨三候对应的花信是:一候牡丹;二候酴醾;三候楝花。[9]

“风有信,花不误,岁岁如此,永不相负。”每年冬去春来,从小寒到谷雨的8个节气二十四候里,每候都有某种花卉绽蕾开放,带来开花音讯的风候。

刘禹锡说: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赏牡丹成了谷雨的重头习俗。

恰逢谷雨为牡丹花开的重要时段,因此牡丹花也被称为“谷雨花”。“谷雨三朝看牡丹”,闲暇之时把牡丹花赏,感受极致愉悦的一刻。

视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