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乡村购物记(秦莉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乡村购物记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乡村购物记》中国当代作家秦莉萍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乡村购物记

大厅。玻璃柜台。长长一排。两侧还分别拐个弯儿,直到连接至一面墙。靠墙站立的木制柜台,一层层隔板,高矮均等。玻璃柜台和木制柜台里,各类货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有刘姥姥进大观园态势,满眼新奇,应接不暇。

这是我最早对供销社的印象。

供销社于我而言,是亲切的。不知为什么,每提及“供销社”三字时,仿若有一种脚踏土地的亲近感,一种久违的温馨袭上心头,慢慢晕染开去,或许,是在怀念曾经的年少?

而对供销社的记忆,最初缘于父亲。父亲是供销社职工,从十八岁开始到供销社上班,一生在供销社摸爬滚打,临近退休时,遇上供销社体制改革,提前内退在家。那时交通极为不便,父亲上班的地方不是在仓屋榜就是在官庄,每周只能休假时回家一次,全靠步行。为了节约时间,父亲抄近路走,趟过一条河后,还得翻山越岭,长途跋涉近两小时才能回家。父亲成家后,先后生了我们兄妹几个。我童年的记忆里,父亲很少在家。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是外面的人,外面的人即为上班之人。

父亲是村里屈指可数的上班族。在六七十年代,一个农村娃能在供销社上班,每月有固定收入,可想而知,该让多少人羡慕。可是,却苦了母亲,母亲嫁给父亲后,不仅要照顾我们兄妹仨,还有忙不完的农活。别人家都有男人帮衬干农活、重活,有爷爷奶奶搭把手照顾孙子,而唯独母亲一人,要承受比任何人多得多的辛苦与劳累,种红薯、种土豆、插秧苗,每到了秋收季节,最让母亲着急。季节不等人,天气不等人,有时遇上恶劣天气,母亲只得一人硬着头皮,挖出来的红薯和土豆,只能自己一担一担往屋里挑。以至于后来母亲年老时引起腿疾,母亲总说,是年轻时挑担子埋下的隐患。但母亲从不埋怨,她依旧默默无闻承受着一切。

其实,父亲也没闲着。只要休假回家,父亲总是抢着干重活累活,包括灶屋里那口直径一米的大水缸,父亲每次回家都把水挑满,以减轻母亲的劳累。这个时候的母亲应该是最幸福的。

让母亲感到幸福的应该不止于此。自从父亲在供销社上班后,乡邻时不时总拜托父亲捎带一些生活用品,于是,父亲每次回家,总提一个篾篓子,里面装着乡邻所需要的物资,后来,篾篓子换成了扁担,物资越装越多,父亲回到家时,衣服都湿透了。我从没见过父亲空手回来。在七十年代,物资极其匮乏不说,出行极不方便。而在供销社上班的父亲,成了与外界联络的中心点。多年后读余秋雨的一篇文章《信客》,老信客挑担子送物资回到乡下时的场景,与父亲带物资回家竟如出一辙。

每当父亲回家后,周边乡邻闻讯,赶到家里领取物资,客气地寒暄,感激不尽。母亲自然受到乡邻尊敬。

父亲常给乡邻带物资回家,却从没见父亲给我们兄妹带啥,啥也没有。唯有每年春节时,我们兄妹仨每人都有一套新衣穿,这让我们在同龄人中感到非常自豪。我们最引以为傲的是有一个在供销社上班的父亲,而同龄人中,他们的父亲,全部都在家务农。

我们兄妹仨就在每年穿新衣的期盼中逐渐长大,只是没想到,上初中后,父亲调到鄢家河供销社上班,而我就读的鄢家河中学竟然离父亲的上班地只需要十分钟的路程。于是,向学校申请后,我开始走读,住到父亲单位。现在回想起来,与父亲在一起的日子,这一生,也就是在这段时间与父亲接触时间最长。每天放学后,回到父亲单位,父亲一边忙碌做饭,一边照看供销社生意。有时,父亲在里间忙碌,我就帮忙照看柜台。当时父亲所在的供销社是综合门市部,针织百货、烟酒副食、洗涤日化、小家电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每一类商品陈列整整齐齐,层层码放,而商品最前方的那张标价签上的价格才是最引人注目的,标价签上“零售价”一栏里,是父亲用钢笔字写的阿拉伯数字,遒劲有力,然后盖上红色数字章,那种数字章是从数字零到十雕刻的一个个数字,需要哪个数字,就取出来沾上红色印泥,把数字盖在写好的标价签上,仿佛这样才有模有样了。综合门市部厅很大,长长一排玻璃柜台围成半个“回”字,柜台外,水泥地一尘不染。父亲说,每天下班后,玻璃柜台上要抹灰,里里外外都要打扫一遍,清扫地面、拖地,商品重新补货、商品陈列等等,有时一人忙碌得一个多小时。综合门市部除了柜台占据一半面积,大部分空着,可容纳上百位顾客选购商品,不过若上百位顾客同时走进综合门市部买物资,供销社营业员肯定忙不过来。现在想想,厅内大面积空着,实在是浪费。每到逢年过节,门市部要从其他部门增补人员协助售卖,而每到这个时候,也是供销社一年中生意最火爆的。

看见有人走到柜台前买东西,我喊父亲,有时干脆直接打开柜门,从玻璃柜台上拿出顾客需要的商品,喊父亲收钱找零。那时售卖商品不像现在,支付宝、微信,拿出手机扫一扫,既安全,又卫生,关键是不用找零。靠墙的一张办公桌是父亲所在供销社收钱找零存放零钞的地方,两个抽屉,左边抽屉放票据,右边带锁的收现金,面额一百元、五十元、二十元,一扎一扎,用一个个黑色夹子夹住,只有零散的一元、贰元、伍元、拾元纸币和一些钢镚儿散落在抽屉里。我只是在父亲收钱找零时看见过抽屉里的模样,我从不去拉开抽屉,也不敢去拉开抽屉。但有时帮父亲打开柜门拿出商品递给顾客时,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开心。我一个中学生,开心什么呢。或许,那个时期,我骨子里认为,在供销社当一名营业员,是一份光荣的事业。

谁说不是呢?

虽然我没有经历需要粮票、肉票、煤油票等票证的年代,听父亲说,新中国成立初期,市场商品供应不足,为保证群众基本生活的需要,国家决定实行“计划经济”,发放各种商品票证来分配商品,粮票、肉票、食用油票、布票等等,小小一张票证,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那时候穿衣买布要布票,买肉要用肉票,就连一分钱买一盒火柴,也得用火柴票,几乎生活中每一样不能缺的东西都与票证紧密相连,而且完全由国家按计划发票供应,那个时候的生活,票证就是“通行证”,没有票证,有钱也寸步难行。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商品越来越丰富,到了八十年代后期,很多票证才渐渐地失去了它的作用。

票证失去了它的作用后,各个乡村的供销社应运而生。九十年代初期,正是供销社经济的繁荣时代,所有家家户户需要的烟酒副食、针织百货、五金日杂、农资生产等物资,只能到供销社去购买。特别每到了逢年过节,供销社门店里人头攒动,络绎不绝,现在的超市有多火爆,供销社里的生意就有多忙碌,物资总是供不应求,不断给顾客拿出选中的物资,还要更加仔细认真收钱找零,提防假币,若收钱找零出现差错,每月底商品盘存时,出现短款现象,所在供销社职员是要赔款的,人均分摊。那时月工资不足百元,谁愿意承担这个风险呢?唯有仔细认真。现在想想,随着时代的进步,购买任何东西,支付方式也从现金交易发展到刷银行卡、网络手机支付,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社会在不断进步,我亦在慢慢成长,更没想到的是,中专毕业后,我参加工作的第一站竟是在供销社。

一条老街,一排房。一组柜台,两扇门,三个人。便开启我人生工作生涯的现状。老街很老,街道两旁没有高楼大厦,几栋两层小楼夹杂其中,稀稀落落分散在街道两侧,倒是供销社红砖黑瓦的房子引人注目,长长一排,红砖,红木门,木门上方端正挂着一块牌匾,分别上书:烟酒副食店、针织百货店、五金日杂店、农资生产门市部等,各立门户,各就各位。

多年前,供销社临街的每一间屋都被个体经营者分别买断。红色木门换成了不锈钢工艺门,或玻璃门,屋内焕然一新,有的售卖着日用物资,有的改装成理发店,或水果店,或小超市。街道还是那个街道,水泥路变成了柏油路,街道两侧的矮小楼房变成了一栋栋高楼。现在,那一排红砖黑瓦的房子依旧矗立着,与周边高楼形成鲜明对比。那是历史现在的对比。那耀眼的红色砖块建筑,仿佛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痕迹。偶尔路过,总忍不住偏头看了又看,我企图寻找多年前的蛛丝马迹,甚至希望看到某个熟悉的面孔。但除了房子外墙红色的砖块,以及楼层还是那个楼层,什么都变了。

岁月交迭,历经沧桑。楼前的白杨已经长成参天大树,当年的少女已经成了一名中年妇女,二十多年的光阴,怎可能不变?

青涩的岁月,懵懂的青春,以及年少无知的滋味,怎可能不追忆?

当时,我所在的门店是针织百货店,是所有门店中面积最大的一间屋。商品陈列有日用品、办公用品、洗涤用品、劳保用品、床上用品等等。踏进红木门,柜台呈半个“回”字型呈现在眼前,商品小到各类衣服扣子,大到被子棉絮、布匹、家用电器等,整间屋商品琳琅满目,五花八门,分类清楚,顾客按照商品类别,径直走到自己需要的那节柜台,等待营业员走上前,打开柜门,拿出商品,按照商品标价售卖,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我刚到针织百货店时,因为商品多,品种杂,对商品陈列的地方不熟悉,有时顾客需要某种商品,我东找西寻,自己尴尬不说,还让顾客着急。于是,没有顾客购物时,我站在柜台里,走过来,走过去,看看这,看看那,心底恨不得立刻把每一种商品都刻在脑海里。

其实,这些都还不是难事,熟悉了商品,照价售卖不会错。刚到针织百货店时,我最怕在针织柜卖布匹,的确良布、棉布、绵绸、涤纶布、白布、红布等等,光布匹就陈列了一节柜台,只不过,布匹都是整段的,摆放在柜台上面。逢年过节时,扯上几米布,缝一套新衣,在那个年代,是十分幸福的一件事情。所以布匹生意每到腊月,生意特别好。趁着腊月到裁缝店制作新衣,而新衣必须要等到春节一家人团年饭后才可以穿出来。偏偏这卖布是要有技术的。刚开始,我偷眼瞄店长蔡阿姨裁剪布。只见她拿着米尺,量好布匹尺寸,用手指捏住,或用画粉划下印记,然后用剪刀轻轻剪下一个口子,大拇指捏住剪开口子的一角,两只手各使劲,只听“嘶——”地一声,布匹完整撕开,齐整整的。但也有些布不能剪口了直接撕开,比如纱布。蔡阿姨告诉我,剪纱布要么量好尺寸后抽掉一根纱,再用剪刀裁剪,要不让同事帮忙,分别拉开拉直,沿着一根纱裁剪,不过那样看花眼,容易裁偏。

怕什么,就来什么。我一个人当班时,最怕有顾客买布。记得第一次给顾客裁剪一段花绵绸,我学着蔡阿姨的样子,剪开口子后,使劲撕开时,还有少部分没有撕开,我炯得脸发红,硬着头皮,只得拿起剪刀把剩下那半裁剪下来。叠布时,发现竟然少了尺寸。顾客是一个熟人,又见我一个小丫头,也没多说什么,只说下次一定要注意。

在针织百货店,除了卖布要量尺寸剪裁,其实其他商品售卖要容易得多。照价售卖,给顾客收钱找零时不出差错就行。现在想想,如今在超市选购商品,根据需要自取,根本不需要收钱找零,掏出手机,扫一扫,交易成功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逐渐放开,个体户如雨后春笋,仿若突然从地面冒出来,以前在乡村的代销点、供销社,渐渐被许多小卖部、批发部代替,人们就近到小卖部选购商品,方便很多。供销社独一无二的“尊贵”地位悄然发生了变化,逐渐隐退。

如今,人们除了在大型超市选购商品,更多人选择网上购物,只要手机上有足够的费用,网上各种购物渠道,两三天内即可送货上门。有的甚至是即买即送,今天下单,次日就能送到家,不管商品有多重,体积有多大,快递小哥都能准时送到家门口,足不出户就能收到心仪的商品,真正做到快捷便捷。

是的,改革开放带来的不仅仅是消费方式的变化,更多的是让人们感到祖国的日益富强而带来满满的幸福感和安全感。[1]

作者简介

秦莉萍,宜昌夷陵人,宜昌市作协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