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也说引洮(刘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也说引洮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也说引洮》中国当代作家刘伟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也说引洮

把洮河水从卓尼的九甸峡引到甘肃陇中一带,真不是一件容易事情

1958年3月4日,《甘肃日报》头版刊登了全省要兴建引洮工程的重大消息

引洮工程的规模是从岷县海拔2250米高的九甸峡筑坝截流,沿山开挖渠道引洮河水过卓尼,经临洮、再到渭源的峡城、麻家集、上湾、会川、祁家庙、庆坪、新寨、七圣、北寨、秦祁、大安、陇西的大营梁,到通渭的华家岭,西吉的赤土岔,固原的南城,环县的小掌村,到庆阳,流向海拨1400米的董志塬。全长约一千公里。

计划引水一百五十秒公方,可灌会川、临洮、渭源、定西、陇西、通渭、会宁、榆中、皋兰、靖远、固原、西吉、海原、庆阳、镇原、宁县、合水、泾川、平凉、环县、甘谷、秦安、兰州等二十三县市的一千余万亩干旱土地。

1958年8月11日甘肃省委给毛主席的信中说:引洮工程是我们甘肃的“共产主义工程”。

省上成立了“引洮工程建设局”,局址设在会川,局长为张建纲,副局长是尚友仁、高富仁等。下设定西、陇西、榆中、平凉工区、临洮工区,通渭工区,会宁工区(驻上湾),靖远工区,秦安工区,武山工区,渭源工区等。

1958年6月17日,在岷县的小寨公社的古城村举行了有12000余人参加的开工典礼,省委书记张仲良亲临现场,铲了第一锨土。省长邓宝珊及省上各大厅局的负责人以及专区的书记等也参加了,省上决定三年内完成建设任务

10万多人上了工地,妥善安排食宿是个突出的问题。各工区、大队确定了地址和所承担工程界段后,即协同当地党政组织负责人动员群众腾房让舍,解决民工的住宿问题。当大家得知洮河水从自家门口流过可以浇田种地洗衣做饭时,家家都能积极腾出较好的房子给民工住。还用石灰在住地的房屋和墙面上书写了“洮河引上山,乘船回家园”“洮河引到董志塬,幸福生活万万年”等标语。

引洮工程开工后,即开展了红旗竞赛,定期评比,表彰先进,鞭策后进的措施,又在民工中开展反右倾、大辩论运动,不论是干部还是民工都有一种危机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会宁工区在80多华里的渠线上,当时施工重点是开挖大尖山、深劈西沟岘、兴建漫坝河大渡槽。大尖山是怪石嶙峋、挺拔巍峨的石山,海拔在2500以上。要炸开平台,在石板上开挖2000多米长、流量20立方每秒的石渠。西沟岘是两座大山对峙的壑岘,既有大劈方,又有大填方,这两处工程都是非常艰巨的。漫坝河渡槽要修一座下为双沙涵洞,上为过水的混凝土渡槽,且覆盖石板,供人车行走。工程结构复杂,技术要求高。

当时要求一年水通大营梁,两年水通华家岭,三年水上董志塬,不论是干部还是民工的压力非常大。

大尖山施工开始后,组建了钢铁突击队,民工们腰系保险绳,在悬崖峭壁上打炮眼、装炸药、引爆破。每日炮声隆隆,石块纷飞,烟柱冲天。西沟岘工地上,翻斗车运转不停。修建漫坝河渡槽时,民工们不懂混凝土技术,便到离工地百里之外的九甸峡学习,回来后边干边学,终于用多半年的时间质量要求完成了兴建任务。在工区工作的刘玉珩书写了“漫坝河渡槽”五个大字铸刻在渡槽上,中共甘肃省委秘书长万良才看到后说:“不响亮,没气势!应改为漫坝横渡”。于是刘玉珩重新写了一米见方的“漫坝横渡”四个大字重新刻铸在渡槽上。

60多年过去了,这四个大字仍在那里清晰可见。

工程进展一年后,从工程局、工区到大队领导,都认识到一年通大营梁,两年通华家岭,三年通董志塬这是天方夜谈。至1960年底,会宁工区修建的渠道才2公里多,开挖的平台仅有15公里。

1958年大跃进时期,工地掀起了技术改革发明创造的高潮。要求改进施工工具,实现运土车辆轴承滚珠化。民工们将钢丝煅红后截成小粒,在石头上打磨,要想把一截钢丝磨成个滚珠,谈何容易?其次是白手起家办工厂,从民工中选派出了会做木活和铁活的人员做手推车,改良工具。民工们还想出了“木渣、食盐、炸药混合装爆法”“大小炮眼连环爆破法”推广后工效有所提高。

引洮工程开工后,工程局和各工区都要求成立剧团并开展演出活动。也有不少外地剧团来工地演出,来工区慰问演出的剧团有甘肃省秦剧团、陇剧团、蒲剧团、歌剧团等。1958年秋河南的常香玉剧团来会宁工区演出,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马金凤都出场表演,演到中间,秋云密布,大雨滂沱,但民工们都冒雨看戏,精神贯注,不肯离场。定西秦剧和会宁秦剧团也来工地演出。工区还选拔一些爱好演出、能拉会唱的干部和民工也自编自演了一些剧目。还举行了赛诗和口号比赛。会宁工区一个姓杨的民工创作的“一炮炸开大营梁,两锨铲平华家岭,双手牵着洮水走,民工都是英雄汉”获了一等奖。

引洮工程于1958年6月开工,动用民工16万人。1960年6月以后,由于劳动力、粮食发生困难,逐渐减少施工量,至1961年6月全部停工。开工三年多来,先后完成土石方1亿6千万立方米,共花了劳动力6000多万工日,国家投资约1亿5千万元,耗费了大量的水泥、钢材和木材,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没有产生一分钱的效益。

这次失败并没有浇灭人们心中的希望之火,相反,随着时光的流逝,群众的愿望变得更加强烈。20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提出“小引洮”建设问题。20世纪80年代,结合国家“三西”扶贫,引洮工程再一次被甘肃省委、省政府提上议事日程。1992年将引洮工程列为中部干旱地区扶贫开发的重点项目,加快引洮工程前期筹备工作。第二年秋天,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讨论通过了项目建议书。随后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引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6年11月22日,甘肃省委、省政府隆重举行九甸峡水利枢纽及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开工典礼,拉开了甘肃历史上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的帷幕。

2014年12月28日,经过八年奋战,引洮供水工程建成通水,洮河水第一次流进以定西、会宁为代表的陇中干渴的土地,开始发挥效益。随着二期工程的实施,它的功能不只限于解决人畜饮水、灌溉等层面,它必将为受益区450多万人民群众的生活改善、生产发展、生态改善,实现陇中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资源支撑。

引洮工程建设,历时半个多世纪,从失败到成功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几经周折,终于成功。引洮供水工程建设的成功。甘肃中部干旱地区的人民甩掉“陇中苦瘠甲于天下”的帽子,健步走在脱贫奔小康的道路上。引洮建设这项造福甘肃人民、惠及数百万老百姓的跨世纪工程,为甘肃水利事业发展竖起了一座丰碑。

洮河,这条流淌着诗意的河流,让千百万陇中人的梦想成真,喊渴的黄土地,从此开始过上了滋润的生活。甘甜的洮河水,漫过陇中旱塬的山山洼洼,流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我的父亲也参加了1958年的引洮工程。父亲说,1958年我们会宁县大沟公社通安大队所有的青壮年男子除了一部分去靖远大炼钢铁外,其余的都去了引洮工地,当年地里的庄稼无人收割,全烂到了地里。我们大队赴引洮工地的总带队是我姑爷,他是唯一的一个中共党员,临行宣誓说洮河水引不到会宁,他就不回来。结果姑爷累死在了引洮工地上,老乡把姑爷埋在了渭源引洮工地的一座山丘上。

2014年洮河水引到会宁后,姑父天天梦见姑爷说他要回家。姑父去渭源迁坟,当年的引洮工地,杂草丛生,树木成林,找不见姑爷的坟堆。姑爷回家的梦始终没有实现。

不久姑父疯了。

前年,在定西市政府办公室马海同秘书长的带领下,我携夫人和好友数人自驾车去了九甸峡。游览了一趟当年的引洮工地。马先生是渭源峡城人,对当年引洮工地的情况非常了解,给我们讲了很多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引洮[[故事]。

我看着山上一棵高大的松树,心里想那棵树的下边可能埋的就是我姑爷。

我对着那棵松树默默地祈祷:姑爷您就在这里安息吧!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让你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是英明的共产党才让会宁人民喝上了甘甜的洮河水。[1]

作者简介

刘伟,甘肃省会宁县大沟乡通安村人,医生、教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会宁剪纸项目传承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