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姓回鹘可汗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九姓回鹘可汗碑 |
---|
|
九姓回鹘可汗碑全称九姓回鹘爱登里罗汨没蜜施合毗伽可汗圣文神武碑,是回鹘汗国第九世可汗保义可汗的记功碑,为汉文、粟特文和突厥文3种文字刻写的三体石碑。[1]
“爱登里罗泪没蜜施合毗伽可汗”为回鹘语音译,汉语意为“天赐福神武智慧可汗”,即保义可汗。[2]据碑铭汉文的铭刻,立碑者为回鹘内宰相颉于伽思,汉文的撰写人为伊难主和莫贺达干。此碑记述回鹘葛勒可汗(747年—759年在位)、牟羽可汗(759年—780年在位)协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功勋;牟羽可汗从中原引入摩尼教;回鹘保义可汗(808年—821年在位)出兵西域,与吐蕃争夺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龟兹(今新疆库车)。
年代位置
该碑立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其时保义可汗已在位6年。
立碑位置为蒙古国前杭爱省鄂尔浑河畔哈剌巴剌沙衮地区,即回鹘故城鄂尔都八里、蒙古故城哈剌和林附近。
近代发现及研究
- 1889年,俄国一探险队的雅德林采夫(N.M.Yadrintsev)发现该碑,其时碑已裂为二十多块,雅德林采夫盗走其中两块。[3]
- 1890年,芬兰考察队海开勒(H.Heikel)光顾此碑,并拍摄了碑文
- 1891年,俄国再次派出拉德洛夫(W.W.Radloff)率领鄂尔浑考察队制作出新的拓本
- 1891年,俄国学者柯赫首次刊布碑文
- 1892年,俄国驻华公使将前一年新拓的拓本送交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请求考释和林三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