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乔建永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乔建永
乔建永
出生 1962年2月
安徽
国籍 中国
职业 教师

乔建永(1962-),男,汉族,出生于[安徽]],祖籍江苏。曾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   , 现任北京邮电大学校长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文名 乔建永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安徽 出生日期 1962年2月 职 业 教师 毕业院校 复旦大学 山东大学 淮北师范大学 信 仰 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 北京邮电大学校长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

人物经历

1978年至1982年,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淮北师范大学)数学系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2年至1985年,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淮北师范大学)数学系教师。 1985年至1988年,山东大学数学系硕士研究生,获理学硕士学位。 1988年至1989年,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数学系讲师。 1989年至1991年,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数学系副主任。 1991年至1993年,复旦大学数学系博士研究生,获理学博士学位。1993年,晋升为教授。 199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至1995年,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博士后,完成博士后研究以后,相继在法国CIEP研修。 1995年至1997年,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副院长。 1997年至2003年,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 2003年7月至2014年1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 2013年8月 ,北京邮电大学校长 。

2014年1月免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职务。

学术兼职

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孙越崎基金会委员。中国煤炭教育协会副会长。

“煤炭高等教育”编委会副主任。 “煤炭学报”编委。 第29届APCOM国际学术会议副主席。 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Zentralblatt MATH特约永久性评论员。 德国《Zentralblatt Math》评论员。 美国《Math Reviews》评论员。 在国内外一系列学术组织和学术会议上担任相关学术职务。[1]

学术成果

乔建永教授长期从事复分析、动力系统及其应用方面的学术研究, 研究成果涉及复解析动力系统,亚纯函数理论,物理和工程问题中的解析方法等

主要著作

专著:

(1)《高管薪酬:激励与控制》,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

(2)《董事问责:制度结构与效率》,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3)《董事问责标准的重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公司法》(译著),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5)《公司控制权配置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

(6)《公司治理论》,广东人民出版社(广东省中青年社会科学家文库)1999年版。

(7)China's Business Contracts: Forms and Precedents, Butterworths, 1997.

教材:

(1)《商法学:原理·图解·实例》(第一、第二版、第三版、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版。

(2)《商法学通论》(第一、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3)《中国法概论》(Concise Chinese Law), 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4)《简明中国法》(Concise Chinese Law), 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5)《中国民法》(China's Civil Law), 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7)《中国商法》(China's Commercial Law),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8)《中国程序法》(China's Procedural Law),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9)《法律专业英语》,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主要论文

(1)《董事会运行中非理性因素的法律规制》,《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8期。

(2)《董事会结构性偏见的心理学机理及问责路径》(独立),《法学研究》2010年3期;

(3)《论董事问责的诚信路径》(独立),《中国法学》2008.3

(4)On director's accountability in China: good faith path(独立),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2008.3

(5)《集团诉讼与系统性偏袒之矫正--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案的博弈分析》(独立),《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6)《论董事文责的诚信路径》,《中国法学》2008-6

(7)《论公司法建构经营者诚信义务的必要性理论与改革》,《理论与改革》2008-1-

(8)《论董事诚信义务的法律地位》,《法学杂志》2007-7-

(9)《投资者权益保护与群体诉讼模式选择》,《河北法学》2007-4

(10)《我国股份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探索》(第一),载《财贸经济》2001年第7期。

(11)《亚太中小企业发展与支持系统研究综述》(第一),载《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3期。

(12)《上市公司董事会改革研究》(独立),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17卷(2000年第2号),香港金桥文化出版社。

(13)《中小企业替代组织形式探索》(独立),载《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第11期。

(14)《公司:制度实体》(独立),载《理论与改革》,1998年第5期。

(15)《公司治理制度的多元结构》(独立),《暨南学报》,1998年第4期。

(16)《论中国式的现代企业制度》(第二),载《经济与管理研究》,1999年第3期。

(17)《经营者支配公司之成因》(第二),载《经济学动态》,1998年第5期。

(18)《东南亚华人企业治理结构研究》(独立),载云冠平主编《东南亚华人企业经营管理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版。

(19)《中小企业替代组织形式研究》(独立),载张炳申主编《亚太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与支持系统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0)《公司自主性与经营者支配》(第一),载《南方经济》,1998年第3期。

(21)《东南亚华人企业治理结构研究》(独立),载游汉明主编《华人管理本土化之开拓》,香港城市大学2001版。

(22) Reviews on the Seven Miracles of Management, 载The British Journal of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Manager, September-October, 1999, P29。

(23) Reviews on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Measuring Corporate Performance, 载The British Journal of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Manager, November-December, 1999, P29-30。

(24) Reviews on comparative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corporate finance and governance systems, 载The British Journal of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Manager, March-April, 2000, p29-30。

(25) On Alternative organizational forms for SMEs, in Studies on Asian Pacific SMEs development & support systems (South Korea, 2000).

(26) On Alternative organizational forms for SMEs, in Small Business Review, Vol.3 No.1, 2000.

2.2 知识产权

1)《日本专利制度与路径依赖机制》(独立),载《日本研究》1997年第2期。

(2)《试析植物新品种的专利保护》(第一),载《政治与法律》1990年第3期。

(3)《试论植物新品种的专利保护》(第一),载《知识产权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4)《商业秘密及预防泄密措施》(独立),载《特区与港澳经济》1994年第4期。

(5)《关贸总协定与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第二),载《知识产权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6)《日本专利制度与日本民族精神》(第二),载《外国法学研究》1989年第4期。

(7)《海峡两岸著作权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第二),载《著作权》1991年第2期。

(8) Recent Development of IP Protection in China, HK Law Yearbook (1995)

(9) A program of IP Education, Gazette, January 1995

(10) Progress of IP Protection, Gazelle, February 1995

(11) Scope of Trademark Extended, Gazette March 1995

(12) Action Plan Avert Trade War, Gazette April 1995

(13) Judge's Law Enhances IP Protection, Gazette, May 1995

(14) Enforcement of IP Agreement, Gazette, June 1995

(15) Recent IP Cases, Gazette, July 1995

(16) Functioning Task Forces, Gazette, August 1995

2.3 区域经济法治

(1)《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经济发展与法制转型》,《现代法学》,1997年第2期。

(2)《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财贸研究》2005年第2期。

(3)《台湾制定"两岸条例"的背景》,《海峡两岸》1991年第1期。

(4)《前进中的重庆台商投资开发区》,《海峡两岸》1992年第1期。

(5)《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不同法律传统的冲突与协调》,《当代法学研究》1990年第1期。

(6)《抑制房地产泡沫的法律对策探索》,《法学论坛》2005年第3期。

(7)《美国反信息欺诈立法及其起始》,《南方经济》2004年第6期。

(8)《后安然时代的信息质量监控》,《当代财经》2003年第7期。

(9)《欧盟公司法创新与准法》,《法学论坛》2003年第2期。

承担课题

(1)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高管薪酬控制机制研究(09YJA820027),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主持人。

(2)诚信义务与董事行为的司法审查标准(07SFB2030)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课题,主持人。

(3)董事问责:制度结构与适应性效率研究(07G03),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主持人。

(4)市场失序的法律漏洞及其补救方案设计(70141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人。

(5)企业知识资产资本化研究(09JDXM82005),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主持人。

(6)公司治理结构之效率研究(JA63001),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主持人。

(7)欧盟公司治理结构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欧盟高等教育合作项目,主持人。

(8)公司治理准则:准法机理与国际比较,国务院侨务办公室课题,主持人。

(9)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与支持系统研究(99049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项目,子课题负责人。

(10)广东中小企业发展与支持系统研究(79930400),广东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子课题负责人。

国际交流

(1)2004年5-6月,加拿大SACS项目资助访问加拿大UBC、多伦多等大学。

(2)2007年7-12月,国家留学基金全额资助赴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访问学者。

(3)美国国际访问学者(IV)(1994、2004)

(4)中国-欧盟高等教育合作项目(英国)(1998.12-1999.12)

(5)当代中国经济与文化研讨会(英国外交部与伦敦大学主办,1999年6月9日)

(6)亚太地区技术转让与许可制度(1995年4月)

(7)为林肯大学本科学生讲授中国合同法、欧盟竞争法(1999年2-4月)

(8)为埃克塞特(Exeter)法学院教师作中国法治学术报告(1999年8月22日)

(9)华人管理本土化国际研讨会,香港(2001年5月)

(10)中小企业亚太论坛第四届国际研讨会副秘书长,2000年11月。

获奖情况

(1)2015,广东省首届特支计划"教学名师"。

(2)2014年,"CEPA条件下跨境法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获广东省第七届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一等奖。

(3)2013年,《董事会结构性偏见的心理学机理及问责路径》获第六届中国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三等奖。

(4)2011年,入选教育部2010年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NCET-10-0122)。

(5)2011年,《论董事问责的诚信路径》获广东省2008-200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6)2015年,《董事问责标准的重构》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7)2010年,获"第五届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8)2010年,"中国法全英教材系列"获广东省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9)2009年,《商法学:原理·图解·实例》获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教材奖一等奖。

(10)2010年,"尽快制定人口国际化条件下的外国人管理与服务地方性法规"的提案获广东省政协优秀提案奖。

(11)2006年,《简明中国法》(英文版)获司法部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优秀作品奖。

(12)1998年,《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经济发展与法制转型》获广东省第二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13)1996年,《海峡两岸经贸关系与两岸关系立法》获中国"八五"科学技术成果证书。

社会兼职

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立法顾问、广州市人民政府法律咨询专家、广东省人民检察院专家委员会咨询专家、广东省社会工作委员会咨询专家,挂职任广东省东莞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2006.4 - 2007.3),中国商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港澳基本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广东省法学会副会长、广东省民商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检察学研究会副会长,英国行政管理协会资深会员(FInstAM),广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佛山仲裁委员会仲裁员、珠海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