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乐平市塔前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乐平市塔前镇地处江西省乐平市西北部,镇域总面积86.39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共有人口34462人。下辖1个居委,15个村委。

中文名称: 塔前镇

别 名: 雁塔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江西省乐平市

下辖地区: 1个居委,15个村委

政府驻地: 塔前居委会

电话区号: 0798

邮政区码: 333301

面 积: 86.39平方公里

人 口: 34462人(2017年)

气候条件: 亚热带潮湿季风气候

火车站: 塔前站,乐平站

车牌代码: 赣H

历史沿革

驻地塔前,因村后建有白塔而名,镇依驻地而名。建国前夕属义成、天华、鸣山乡。建国初属三区(菱田)义成、天华、鸣山乡。1950年8月改属五区(蔡家)塔前、桃林、解放、太平、天马乡和三区(港口)团结乡。1952年6月属塔前区,废解放、太平、天马、团结乡,立杨家、马家、瀛里、太安、下徐乡。1956年6月撤区并乡,为塔前、太安、下徐乡。1957年6月属蔡家区。1958年10月撤区,成立超美公社。1959年3月更为岩前公社。1961年上半年复区,改立塔前、岩前公社,归县直属,同年8月复立塔前区。1962年10月增设下徐公社。1963年底划归科山垦殖场。1964年10月属双田区。1965年下半年划归马家良种场。1968年10月扩社并队,并为塔前公社。1984年改为塔前乡人民政府。1997年6月撤乡建镇,面积80平方千米,人口2.9万,辖万山、下徐、老山下、岩前、范庄、塔张、瀛里、大禅、太安、花门楼、新屋场、马家、塔前、新园、桃林、彭家、塔扬、杨安18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塔前。2001年,撤销科山乡,划归(除吕家行政村)塔前镇。

[邮编]333301 [2008年代码]360281108:~001塔前社区 ~200下徐村 ~201万山村 ~202老山下村 ~203岩前村 ~204瀛里村 ~205花门楼村 ~206太安村 ~207新屋场村 ~208马家村 ~209塔杨村 ~210桃林村 ~211彭家村 ~212新园村 ~213上徐村 ~214兰桥村 ~216同心桥村 ~500国营科山分场

附:科山乡位于乐平市北部边缘,距市区25千米。地处丘陵,中部有自北向西南的狭谷。塔(前)科(山)公路过境。1958年属超美公社,1959年设科山垦殖场,1984年建科山乡。1997年,面积37.5平方千米,人口0.8万,辖上徐、陈家、里冲、蓝桥、界首、吕家、吴乐7个行政村,乡政府驻中蓬。2001年,撤销科山乡,划归(除吕家行政村)塔前镇,吕家行政村划归涌山镇。[1]

行政区划

塔前镇辖:塔前1个居委会,蓝桥、上徐、马家、岩前、瀛里、太安、万山、下徐、老山下、新屋场、花门楼、塔杨、新园、桃林、彭家15个村委会。

皖赣铁路、206国道和塔(前)科(山)公路过境。有岩前、山下、程家岭、蔡家四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其中山下岩洞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名人

作为塔前镇驻地的塔前村,原称雁塔村,即“雁塔洪氏”世居地,经查阅《敦煌洪氏雁塔宗谱》等有关资料,塔前村洪氏是洪皓季子、史上鼎鼎有名的大文学家洪迈的嫡系后裔,迄今已延续34代了。洪迈,字景庐,号容斋,又号野处,绍兴十五年进士,官至端明殿大学士资政大夫,中书舍人兼侍讲,封魏郡开国公,赠光禄大夫,谥号“文敏”。洪迈学识渊博,天文地理,学术研究星算无不精通,他从四十岁起撰写《容斋随笔》,历四十年。该书涉猎极广,尤以宋朝典故为多,对历史人物事件也多评论,受到宋孝宗的青睐,伟人毛泽东亦珍爱此书。洪迈裔孙或荫祖泽或科举入仕者,亦不乏其人,其后裔繁盛,迁居各地,近如周边鄱阳、都昌、余干、万年、弋阳、德兴、浮梁、彭泽等,远则迁至苏、浙、皖、闽、台、及湖广等省,也有不少回迁祖居地安徽歙县、婺源县,还有几支辗转迁安徽庐州(今安徽省会合肥),寿州(今安徽省寿县)等地。洪迈季子洪椿的曾孙洪元中到婺源黄荆墩(轮溪)祭祖,见山水秀丽,风光旖旎,遂留居祖居地。而迈公裔孙一支自南宋理宗淳祐年间从本县双田官冲坞迁居雁塔,也已近800年了。雁塔洪氏在乐平历史上亦有不少乡贤名人。例如,洪皓裔孙乐平雁塔人洪斗祥,字明叔,登南宋绍定二年进士,初仕高安县尉,累官至国子监丞,卒于官,“居官不矫激沽名,不诡随枉道……”,族人、来涧汤公铸(南宋后期乐邑侯、邑簿摄令事,此公德高望重)“哭之哀其仕宦四十年而家无余赀,所居先庐仅蔽风雨,田租止供膳粥,处之淡如水也……”为官清廉,受人钦敬。洪皓裔孙乐平雁塔人洪龙起,字子升,登南宋景定三年进士,濠州(辖今安徽蚌埠、定远、凤阳等地)司理,其玄孙洪叔恭迁南京。在近代,有迈公27代孙洪轨,唐山交通大学肄业,曾留学美、英、德诸国,历任国民党中央党部设计委员、中央政治大学教授、中央军校第七分校政治主任兼少将教官,甘肃、江西省财政厅长等职,1948年去台。在雁塔洪氏中,除洪迈嫡传一支后裔外,洪适嫡传(曾孙)后代,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进士,以草诏勤王著称史册、累官礼部侍郎的洪芹(?--1265年)晚年隐居在塔前(洪芹父名洪儆,字子度,绍定五年在乐平登进士,官至杭州知府),历代乐平县志均有记载。

社会事业

2007年,为加快小城镇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塔前镇小城镇总体规划》,塔前镇按照高起点、高规划、高标准的“三高”原则,着力打造“三横三纵”的小城镇建设框架,由原来的1.5平方公里的建设框架拉大到6平方公里。投资210万元,新建了一条长1.6公里,宽10米的雁塔街,新建雁塔街南、北路,为民中心办公楼;对镇政府院子进行了花园式绿化,并对雁塔街进行了绿化,路两边全部栽上了棕树;筹建日产水2000立方米,供7100多人生活用水的自来水厂;新建了一座占地面积约20亩,总库容3万方的垃圾处理场,同时为改善全镇生活环境,定于每月的26日为全镇“垃圾清运日”。新世纪的塔前镇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市场繁荣,社会和谐,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历史文化

塔前镇山川水秀,文化源远流长,是长江二级支流潘溪河的主要源头,被列为长江生态林建设保护区,处处青山秀水,奇峰异石。在明清时期曾是周边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不仅有史前古洞遗址、千年“陶乡”、砚山风景区、古街、古民居、古桥、古戏台、古驿道等独特的人文景观,还有奇特的神峰、乳泉、古柏、古樟、月湖温泉等自然景观,聚集了人文自然和旅游资源之精华,雅俗共赏,令人流连忘返。

自然资源

塔前镇天然资源丰富,境内蕴藏大量的石灰石、菊花石、大理石、陶粒矿、高岭土、煤炭等天然资源,其中超轻型陶粒矿储量为全国第一,菊花石为全国三大储藏地之一。全镇耕地总面积24600亩,水面2370亩,山林1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5%,生态环境优美。

经济发展

塔前镇农产品十分丰富,盛产优质大米、时鲜果品及毛竹、木材林,处处谷米满仓、猪羊满栏、鸡鸭满圈、绿荫满眼。主要特产有彭家村奈李、新场村的皮蛋、陈家村的柿子、下徐村的茶油等,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特色。塔前镇工业发达,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民办工业有以石灰石、高岭土、红壤土等为原材料的生产企业36家,有以家具制造、交通运输为主导的个体企业220家,其中投资达1500万元的外资私营企业3家。进入21世纪以来,塔前镇广大干部、群众始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按照市委提出的“两会”看点的要求,紧紧围绕“跳出塔前求发展,建好乐平北大门,打造景德镇、乐平两地之间最具活力乡镇”的总体目标,充分利用资源、区位、园区的优势,抢抓机遇、谋求发展,着力推动“实力塔前、魅力塔前、和谐塔前”的建设进程,使全镇各项事业蓬勃发展。2007年财政总收入达452万元,其中:国税120万元,地税完成185万元,预计到2009年财政收入可实现千万元。2014年,完成社会生产总值16.6亿元,同比增长39.9%;完成财政总收入6000万元,同比增长25.1%;完成一般预算收入4060万元,同比增长26.8%,工商税收完成4132万元,同比增长40.24%,占财政总收入的90%,工业税收完成2779万元,同比增长21.38%,服务业税收完成853.9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6亿元,同比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198元,同比增长12%。2017年,完成财政总收入7566万元,其中完成国税收入3101万元,地税收入4327万元,财政收入138万元,超额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荣获2017年江西省老体协先进单位、荣获2017年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军分区联合表彰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

廉政建设

2009年元月6日塔前镇召开全体镇村干部大会,对第七届村(社区)新“两委”班子进行集体廉政谈话。这次廉政谈话旨在提高新班子对党风廉政建设的认识,增强廉洁勤政的意识,促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会上,镇纪委书记洪建平同志对村(社区)新班子进行集体廉政谈话,镇党委书记徐志军同志对村(社区)新班子的廉政建设提出了要求:1、要找准位置尽快适应新角色,要求保持政治上的清醒,自觉与上级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2、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深刻领会上级党委、政府作出的决策、部署。3要诚实守信,切实维护“两委”班子团结,同志同事之间要坦诚相待、言行一致,班子要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4、要为民履职,树立求真务实工作作风,加强党性锻炼,牢固树立宗旨意识,认真处理解决群众反映、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5、要遵纪守法,坚决做到廉洁从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执行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要求,不辜负组织的重托,不辜负群众的厚望。

特色小吃

塔前糊汤源于清末年间,它以其诱人的香味、美味的口感以及具有开胃、消食、醒酒等功效而被作为饭席的必备汤品,同是也享有“塔前糊汤,百米飘香”的美誉,是一道具有地方特色的保健汤、可口汤、舒心汤。

工艺原料

主要配料有:猪肝、瘦肉、冻米、香菇丁、豆芽沫、笋沫、生粉、猪油渣及香葱少许。主要做法是倒入少许食用油,等油6万热后,将猪肝、瘦肉放入锅内翻炒一下,然后将香菇丁、豆芽沫、笋沫也放入锅内翻片刻,并放少许盐、生姜、味精等配料,直至炒出香味就出锅备用。然后将锅洗干净,放入食用油,油6成热后,放入约500毫升水,煮沸为止,然后将炒好的配料倒入沸水中,用勺搅匀散开,不能让配料结成块状。将生粉用凉水搅拌均匀,缓缓倒入水中,同时用勺子不停的搅动,直至锅内出现泡状为止。最后将猪油渣、冻米放入锅内,煮上1分钟就可起锅。起锅后,放入少许葱沫,并在汤的表面放些麻油,即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