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乐山大佛.无限风光(徐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乐山大佛.无限风光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乐山大佛.无限风光》中国当代作家徐峰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乐山大佛.无限风光

乐山大佛,位于乐山市的凌云山上,是中华文化瑰宝,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人文遗产和自然遗产的有机结合,山水交融,与不远的峨眉山遥相呼应。来四川的人无不想去亲眼看看乐山大佛。徐光学这次来到成都,尤其想看看这尊大佛,来弥补当年留下的遗憾。

2006年10月29日,天还没有大亮,天空仍然飘着零星小雨。如果用秋雨绵绵----古人创造出来写秋天的雨的词语来形容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君需苑宾馆”被裹在蒙蒙的雨雾之中,朦朦胧胧,如真如幻。

一大清早,郑长钧冒着凉凉的秋雨,开着私家车来宾馆接徐光学夫妇和陈肇炎。他们今天要驱车去著名的“乐山大佛”游玩。宋代著名的文人邵博曾赞美道:“天下山水之冠在蜀,蜀之胜曰嘉州,嘉州之胜曰凌云。”嘉州就是乐山,凌云就是乐山大佛所在地。

大家上车后,郑长均将轿车开出“君需苑宾馆”,很快驶出成都市区。车上乐成高速公路后,速度更快。徐光学将目光投向窗外,望着秋雨洗过的如画风景,心旷神怡,与阔别了三十年的老同学同车出游,那份喜悦更是超出寻常。大家有说有笑,仿佛又回到三十年前。那时,大家一同外出实习考察,同乘一辆绿色的卡车,奔向广东翁源;只是那时,大家都年少,个个意气冲天,英姿勃发,而如今,那批风华正茂的大学生都多了一种成熟与稳重,但同学之意气似乎仍然不减当年。

车在乐成高速行进两个多小时,抵达乐山城东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合处。早晨从成都出发时,天空还飘着小雨,到凌云山大佛脚下,这里天气晴朗。徐光学等人抬眼仰望,只见乐山大佛,头与山齐。徐光学等来到凌云山脚,乐山大佛的正面。大家购买票后开始游览。他们首先观看的就是闻名天下的凌云山大佛,即乐山大佛。

凌云山不高,却峰峦错落,林木葱茏,气势磅礴。特别是凌云山有了这尊大佛,更增秀色,人们游凌云山主要是瞻仰大佛。

在导游的引领下,徐光学一行人观看了乐山大佛。导游向徐光学等人简单地介绍了乐山大佛。乐山大佛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当时,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汇合于此,水流势不可挡,直冲凌云山脚。夏水泛滥,凶猛如兽,过往行船常常触壁而沉。凌云山上凌云寺名僧海通法师见此,深感不安,于是产生了修建大佛的念头。他发誓,在凌云山上凿成一尊弥勒大佛,欲仰仗佛法来“易暴浪为安流”。他为此在两湖一带化缘,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终于凑足了资金,付诸行动。可是由于工程浩大,规模宏伟,海通法师未能亲眼看到大佛落成,后来,剑南节度使和西川节度使相继捐俸相助,连朝廷也下诏赐款,终于于唐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完工,此时距开工之时已经过去九十个年头。这尊佛中巨无霸,身高71米,头高14.7米,发髻1021个,耳长6.72米,鼻长5.33米,眼长3.3米,肩宽24米,手的中指长8.3米,脚背宽9米,长11米,仅脚上就可坐一百多人。

随着大佛的建成,乐山城东三江汇流处沉船的惨剧的确减少了。如果一定要说是佛祖的保佑,恐怕一般人难以信服。而科学原因是,建大佛时开凿出来的山石被有意识地填入险滩,改善了通航条件;同时,大佛伟岸的身影也给船夫以心理安慰,起到了稳定情绪的作用。如果海通法师泉下有知,也当含笑瞑目。

乐山大佛比号称世界最大的阿富汗帕米昂大佛高出18米,迄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石佛。乐山大佛背靠凌云山,脚踏三江水,历经1200多年,如今看上去依然雄伟壮丽,浩气冲天。

看完乐山大佛后,陈肇炎十分感慨地说:

“真所谓'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我多次到过这里来游玩,你们看,这大佛是弥勒造佛像。”郑长均说。

“我看它,比例匀称,设计巧妙。大佛显得体态端庄,雍容自若。”徐光学说,“在没有科学仪器的古代,他们是用什么方法来做这样大佛的呢?”

“中国的古人太聪明了。”陈肇炎赞叹道。

“我看到了这尊大佛,就想起了经常在佛堂里看到的两幅楹联,”徐光学说,“一幅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另一幅上是'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这么大的佛,天下什么事还容不下呢?”

徐光学的这一句话引得大家都乐了起来。

这尊大佛虽经千年风霜,却安然静坐三江之畔,静观人间的沧海桑田。游人徘徊大佛肩头或脚上,显得多么渺小。观看大佛,一个被尘心迷乱之人,可能会生出一种定律,一种菩提心来。

他们高高地站在凌云山巅举目远眺,峨嵋秀色,历历在目,再加上有凌云寺和乐山大佛,一千多年来凌云胜景一直受到人们的称赞。徐光学等同学校友在大佛周围参观,凌云山一带还有东坡楼、竞秀亭等亭台楼阁,徐光学与同学校友一边游览,一边拍照留念


看完乐山大佛,徐光学等人坐着郑长钧的车又到乐山市里兜了一圈,直到下午两点钟才在一家小饭馆用中餐。吃过中饭,他们返回成都火车站,乘晚上重庆的火车。

70年代中期,徐光学在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大学”)生活过四年,对成都及其周边都比较熟。这次,时隔三十年,再回母校,他的确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在往返乐山的过程中,虽然感到有点累,但心情却是非常舒畅的。[1]

作者简介

徐峰,真名徐光学,诗人、作家,1949年10月生,安徽桐城鲁谼山人,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有23年军旅生涯,曾荣立三等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