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丽正门既是避暑山庄的正门,也是正宫的正门,建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它是个重台城门,有三个长方形拱门入口,重台上建有城阁三间。门前列石狮一对,左右立下马碑各一,迎面建有30米长的红照壁。布局规格严整,风格质朴秀丽,为避暑山庄的乾隆三十六景[1]之首。

目录

基本情况

丽正,取自《易经》:“日月丽于天”,意思为光明正大的门。因我国的封建皇帝都自诩为受命于天的天子,故名其正门为丽正门。在我国历史上,元朝大都北京皇城的正门曾叫丽正门,明代改称正阳门。清帝乾隆将避暑山庄兼正宫的正门命名为丽正门,表明这里是同皇城一样重要的政治活动场所。丽正门前正中央门洞上方,镶有乾隆用汉、满、蒙、维、藏五种文字题写的“丽正门”石质匾额,这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体象征。中门北面的门额上刻有乾隆皇帝于乾隆十九年写的一首诗:

岩城埤霓固金汤,詄荡门开向午阳。两字新题标丽正,车书恒此会遐方。

门前有御道广场,青石铺路,广场南置红照壁,与街市相界。广场东西各立下马碑一通,门前分设堆拔房两座,石狮一对。进丽正门沿中轴线北行是正宫,依次是午门、正宫门、澹泊敬诚殿、四知书屋、万岁照房、门殿、烟波致爽殿、云山胜地楼、岫云门。

承德避暑山庄

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承德市北部。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89年建成。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为中国著名的古代帝王宫苑。1994年12月,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曾用名热河行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5月8日,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

视频

丽正门 相关视频

避暑山庄丽正门
避暑山庄—丽正门(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