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临韦偃牧放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临韦偃牧放图》是北宋画家李公麟创作的绢本水墨淡设色画,是其摹古之作,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1]

全图共画1286匹马和143人,显示了大唐帝国的强盛,充分展现了原作者集群马成势的艺术能力。《临韦偃牧放图》是李公麟唯一的存世之作,弥足珍贵。

中文名临韦偃牧放图作者李公麟创作年代北宋作品别名摹韦偃牧放图画作类型水墨画

画作内容

该画卷右上角有李公麟篆书自题:“臣李公麟奉敕摹韦偃牧放图。”

画中展现了皇家牧场的浩大场景:马倌赶着拥挤的马群在丘陵中鱼贯出现,马匹在平川上散开,自由自在地吃草、奔跑、嬉戏、翻滚。全卷共描绘匹一千二百八十六匹,牧者一百三十四人,千姿万态,有聚有散,有虚有实,构思非常巧妙,场面也极为壮阔。

卷首为起势:在高原、坡谷、台地、大川、溪流穿插的牧场环境中,开端几个牧者驱赶着一大群马匹如潮水般蜂拥而来,马嘶人叫,热闹异常;此时诸马刚从圈里放出,兴奋异常,互不相让,奋蹄向前,把观者的视线引向前方,然后紧接着是一大批策马的马夫,浩浩荡荡地巡视牧场,场面庄严肃穆,气势逼人,这是全卷的高潮。

中段:密密麻麻的马群如潮水涌流一般,自右向左滚动,每匹单马虽小,但一千多匹骏马的动作、情态却千变万化,无一雷同,有的低头觅食;有的追赶嬉闹;有的狂欢奔跑;有的就地翻滚。放牧的官吏、牧人也动作各异,或乘骑;或徒步;或扬鞭;或执缰;或倚休息;或赶马过冈;或衣冠整肃;或赤足敞怀,身份、气宇自有区别。马匹不管是奔驰、跳跃、缓行、觅食、就饮、嬉戏,还是伏卧、滚尘、昂首、回顾、嘶鸣,皆各具生意,灵动自然,极富生活气息。

后段:逐步转入悠扬闲静的尾声,那些上千匹出马厩的马群,经过一番激昂亢奋的奔腾后已显疲倦不堪,有的怡然自得地斜卧在地上;有的三五成群地渐渐消失在垄壑沟坡里,星星点点,远近错落,时隐时现。全卷的气势由雄强刚劲转化为柔和平缓,构图从密集紧凑渐变成疏松流畅。

画卷的右上角有作者篆书自题:“臣李公麟奉敕摹韦偃牧放图。”本幅、后隔水都有清乾隆皇帝御题,拖尾有明太祖朱元璋跋,钤有北宋“宣和中秘”、明“万历之玺”、清“蕉林藏书画印”等近40方印玺。

朱元璋题跋:“朕起布衣十有九年,方今统一天下……其间跨河越山,飞擒贼侯,摧坚敌,破雄阵,每思历代创业之君,未尝不赖马之功……今天下定,岂不居安思危,思得多马,牧于野郊,有益于后世子孙……”

乾隆题诗:“薄言驷者锦绣张,饮秣适性力乃强。筋理肉胀固无数,此中不少骤弭藏。但养其骏弃其驽,驽多骏鲜非良图。兼容并包择贤用,既有伯乐骏岂知。”

乾隆题跋:“向于卷中见明高帝墨迹,英气飒飒,迸露豪楮,恍睹其仪表[2]。”  

创作背景

《临韦偃牧放图》的母本系唐代韦偃的《牧放图》,可惜今已不存。韦偃是唐代画家韦鉴之子,长安人,他“工山水、高僧奇士、老松异石,笔力劲健,风格高举,善小马、牛羊、平原”,诗圣杜甫曾为韦偃作《题壁上韦偃画马歌》。盛赞其所画骏马之妙。正因为如此,《牧放图》才会在流传到宋代时,引起宋朝皇帝的格外重视,后命李公麟临摹一卷。

视频

临韦偃牧放图 相关视频

临韦偃牧放图
【东道艺术网】又见大唐——张有谈韦偃《牧放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