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洋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洋脊

图片来自deepoceanfacts

中洋脊(Mid-ocean ridge)是位于全球海中张裂性板块边界的一系列火山结构系统,地球上最巨大的山脉系统,总长度约八万公里,宽度可超过一千公里,约占整个海洋面积的三分之一。 中洋脊纵贯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彼此相连。 最有名的中洋脊是大西洋中洋脊。[1]

简介

中洋脊,又称洋脊、大洋中脊、中央海岭,是位于全球海中张裂性板块边界的一系列火山结构系统,在板块构造模式中,大洋中脊顶部标出了海底扩张轴线,属分离型板块边界,离中洋脊愈远的地壳愈年老,而中洋脊中央则是最年轻的新生地壳。“中洋脊”为狭义名词,特指大西洋洋中脊,长达65,000公里;广义则使用“洋中脊”,泛指全世界的洋中脊(尚包括东太平洋海隆、印度洋西南海岭、中印度洋海岭、印度洋东南海岭等)。

构成

中洋脊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脉、海底山脉,长达80,000公里(49,700英里),其中连续的山脉长达65,000公里(40,400英里),与之相对应的地质结构是陆地上的裂谷(地堑),地函的热对流在中洋脊中央处上升,岩浆在此涌出后,快速冷却为玄武岩,形成新的海洋地壳。洋中脊是地球上最广泛的山脉,绵延近 65,000 公里(40,390 英里),90% 以上的山脉位于深海水下。

几乎连续的全球洋中脊系统像棒球上的接缝一样蜿蜒穿过地球表面。 新的洋壳沿著海脊系统的发散板块边界形成。 这个系统形成了地球上最长和最大的山脉,蜿蜒在大陆之间。巨大的洋中脊系统是一系列连续的水下火山,它们像棒球上的接缝一样环绕全球,绵延近 65,000 公里(40,390 英里)。该系统的大部分位于水下,到山脊顶部的平均水深为 2,500 米(8,200 英尺)。[2]

全球洋中脊系统

图片来自oceanexplorer.noaa

全球洋中脊系统

全球系统中两个经过充分研究的洋中脊是大西洋中脊和东太平洋海隆。大西洋中脊沿大西洋中心向下延伸,以每年 2 至 5 厘米(0.8 至 2 英寸)的速度缓慢扩展,形成一个深度和宽度与大峡谷差不多的裂谷。相比之下,东太平洋海隆正在迅速蔓延,以每年 6 至 16 厘米(3 至 6 英寸)的速度蔓延。由于扩张速度快,太平洋没有裂谷,只有一个光滑的火山顶峰,顶部有一个裂缝,比大西洋裂谷小得多。

板块运动

洋中脊构造是板块构造的一部分,在洋中脊形成的玄武岩洋壳逐渐变冷变重,发生俯冲作用,俯冲到地函的洋壳发生变质作用进一步密度变大,拖曳整个洋壳向地函运动并使得洋中脊被动扩张,洋中脊扩张后,下面的软流圈地函被动上涌发生减压熔融,形成新的玄武质洋壳。也正因为如此,正断层作用产生了裂谷,也出现了平行断层。离大洋中脊愈远的岩石愈年老,而大洋中脊中央则是最年轻的新生地壳。另一方面,由于软流圈内的岩浆对流背离,再加上各部份的对流速度不一,因而形成转换断层,虽然朝著同一方向扩展(脊推机制),但移动方向却不相同,而这些转换断层会出现剪切作用。

大西洋中洋脊

最有名的中洋脊是大西洋中洋脊,冰岛则是大西洋中洋脊露出海面的一部分,因此被认为是观察中洋脊构造最方便的区域。洋中脊沿著发散的板块边界出现,随著地球构造板块的分开,新的海底形成。随著板块分离,熔岩上升到海底,产生巨大的玄武岩火山喷发。扩张速度会影响山脊的形状——较慢的扩张速度会导致陡峭、不规则的地形,而较快的扩张速度会产生更宽的剖面和更平缓的斜坡。

海底下中洋脊出现的裂谷

图片来自quora

海底扩张说

中洋脊是海底扩张的中心,新的海洋地壳在中洋脊形成,并向两侧扩张,同时也带动大陆的漂移,而旧的海洋地壳则隐没到板块交界的地函中。环绕全球的海底火山山脉总长七万多公里,其顶部有狭长的裂谷。
(1) 1940年后,海洋探测技术蓬勃发展,累积了大量的海底地形资料。
(2) 人们发现大西洋中央有连绵数千公里的海底火山,称为中洋脊,为全世界最大的山脉。
(3) 中洋脊顶部的裂谷由张力拉裂而成,不断地有玄武岩浆溢出,形成新的海洋地壳。
(4) 中洋脊两侧的地形大致对称。
(5) 美国科学家海斯发现中洋脊附近的岩层年代都很新,愈往两侧,地壳的年代愈古老,且成对称性分布。
(6) 海洋地壳沉积物往中洋脊两侧渐厚。[3]

热对流的升降

  • 热对流上升:热对流在中洋脊处上升,岩浆涌出形成新的海洋地壳,并且带动上方的板块互相远离,即形成张裂性板块的边界。海洋中的中洋脊及冰岛],属于张裂性板块。
  • 热对流下降:热对流在板块隐没处下降,将板块带回软流圈,并且带动上方的板块互相靠近,因此容易产生碰撞,即形成聚合性板块。台湾喜马拉雅山为聚合性板块。

参考资料

  1. 中洋脊翰林云端学院
  2. 什么是中洋脊?海洋探险家noaa
  3. 板块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