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法中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全景视觉网 的图片

中法中学原名法文书馆、中法学堂、中法学校。民国20年改名中法中学(法文名L’Ecole municipale franco-chinoise),光绪十二年,法国耶稣会传教士梁藩德(Leo Tournade)倡议,由上海法租界公董局主办,托耶稣会士管理,专收租界里华人子弟,教以法语,经费由法租界当局与法国政府供给。

校址最初在公馆马路(今金陵东路),光绪十五年迁洋泾浜天主堂街(今四川南路)。是年有法国主母会修士2人到校执教,宣统元年由该会接管。这年有学生207人,以后不断增加。民国2年,法公董局在敏体尼荫路(今西藏南路)另辟新址,兴建校舍。民国11年,法国霞飞将军到沪访问时,为新舍奠基。该校课程不遵照国民政府教育部规定,以致到民国26年,上海教育部门不承认。

校内附设小学,学生自小学起学法文,中学各课皆用法文讲授。民国27年,该校曾获法国政府奖状。1951年市政府接管后,改名光明中学。当时校长为法国修士魏礼圣(Jules Alfred),有学生1019人,其中天主教徒仅34人。

1994年3月18日,光明中学由市政府公布为市级建筑保护单位。

传教士

传教士亦作宣教师或宣教士(英语:Missionary),是坚定地信仰宗教,并且远行向不信仰宗教的人们传播宗教的修道者。虽然有些宗教,如日本神道教[1],很少会到处传播自己的信仰,但是有很多宗教用传教士来扩散它的影响,例如伊斯兰教与基督宗教。

虽然任何宗教都可能送出传教士,一般传教士这个词是指基督宗教的宣教师。实际上佛教是最早大规模传教的宗教,沿着丝绸之路[2]送出它的信仰。在英语中,“missionary”指被派遣到远方传教的人,汉语也译作宣教士,而Preacher一词则指在人群中进行讲道的传道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