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文圣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全景视觉网 的图片

中文圣经是指从基督教的原文圣经及其他语言翻译而成的圣经。中文圣经包括文言文圣经(古文),中文圣经,粤语圣经(广东话),吴语圣经等。《圣经》原文分别以希伯来语、阿拉米语和希腊语写成。于公元七世纪的时候,波斯景教传入中国,翻译出近三十部的圣经经典,大部分属于专卷的。

由来

中文圣经有一段漫长的翻译史。马礼逊牧师1807年踏入中国,开始进行翻译工作,1814年出版新约的《马礼逊》译本,1823年出版了新旧约全书。接着还有其他译本出现,像1822年的《马士曼译本》,1840年的《新遗诏书》,1854年的《委辨译本》,1862年的《裨治文译本》,1868年的《高德译本》,这些都是以文言文译成。

七世纪:在公元/主后七世纪的时候, 波斯景教已经译出了将近三十部的经典,大部分属于专卷的。

十三世纪:从1294年 以后、天主教的方济各会 (Franciscan)也有译本,像孟德高维若 (John of Monte Corvino) 也曾经译了新约跟诗篇。有一位吴经熊叫“圣咏释义初稿”便用诗歌的题载,文笔非常地优美,这译本还在天主教作参考用。像思高特 (Scott)译本,也是很通行的一个语体文的译本。

十九世纪:遗诏全书,1822年;神天圣书,1823-1824年,更正教的译本,最早的是马丁曼的译本,再来在1807年-1814年,马礼逊(Robert Morrison)的译本是当时通行的文言文的译本。“新贵诏书”在1840年出版。

另外一个代表译本就是很多教会代表一起来合作的,他们原来用文言文在1852年翻了“新约”,1853年全书都出版。后来圣经公会觉得需要重新在修定所以前面的娄理瑞,娄理华他们就是来参与这个代表译本的翻译。

麦斯都译本是1857年的时候翻了新约,改为南京国语,所以这一个叫“官话译本”。官话译本是比较没有地方性的语言。施约瑟(SIJ Schereschewsky)又是另外一种译本,是和合本之前很通用的,用北京的国语。

二十世纪:和合本,1904年-1919年;思高译本,1968年,天主教使用;吕振中译本,1970年;当代圣经 ,1974年;牧灵圣经,1978年;现代中文译本,1979年;圣经新世界译本1984,2001;圣经新译本,1993年。

二十一世纪:圣经新世界译本(汉语版),2001年。和合本修订版,2006年-2008年。中文标准译本(新约),2011年,全球圣经促进会与Holman Bible Publishers出版。

现今流行译本

和合本圣经:简体中文的和合本圣经和合本圣经(Chinese Union Version)是使用最普遍的一种中文译本。1890年在上海第二次的宣教士会议的时候,决定推派代表来翻译通用的译本。所以三个委员会出三种译本,一种是浅文理的新约 (浅的文理意思就是比较文言文,不是那么深),然后再翻文言文的新约。

1907年,出国语新约和合本,就是用白话文的国语新约。1919年,出文理跟国语的新旧约,所以那时候和合本就全部和在一起出版。大部分的教会用的圣经还是和合本的译本。事实上这八十年间还是没有一个译本能够完全地取代和合本,虽然和合本当时所用的一些名词,或者一些文法的方式,我们今天看的时候可能有一点点不习惯,但是基本上他的翻译因为这三方面都做非常地好,所以还有其他地版本但是很少能够完全取代它。

1919年初版初印和合本

圣经新译本:在海外今天也有比如象“今天佳音译本”的现代中文译本,还有“圣经新译本”,但是都还很难完全取代和合本。圣经中文公会在准备把和合本和合译本当中有一些名词,用词,地名改为现代化的方式。

圣经

圣经》是基督教重要的经典,在基督徒心中,《圣经》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是其信仰和生活的唯一准则。其具体包括《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1]。《旧约圣经》即犹太教的《圣经》,是从犹太教承受下来的。《新约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共27卷,包括记载耶稣生平、言行的“福音书”,叙述早期教会情况的《使徒行传》[2],传为使徒们所写的《书信》和《启示录》。

参考文献

  1. 《圣经》为什么分旧约和新约,我爱历史网,2021-04-27
  2. 《使徒行传》与早期教会的建立,新浪博客,2011-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