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莊的副業 牛撇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頁面
前往: 導覽搜尋
中莊的副業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中莊的副業》中國當代作家牛撇捺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中莊的副業

農村、農民的主業,當然是種地,種糧食,種瓜種果種菜種油料作物種棉花。與農業有緊密聯繫的養羊業也可以歸入大農業的範疇。

「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是領導人的設計,也是國家的基本方針。這裡的「副」,即指副業。

什麼是副業呢?我理解就是主業之外的事業。對農民來說,就是農業之外的,可以掙來錢以補貼農業,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活的其他事業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莊比較落後,農民大多文化水平不高,沒有經過任何專業技能的培訓。木工與泥瓦工是少量的,至於有電焊、綑紮鋼筋等等技能的人,絕無僅有。大多數人除了體力活,什麼也幹不了。生產隊每年派出一部分壯勞力進縣城省城,去搞建築。一般是在工地上運沙子水泥,搬磚,幹些小工活,或者在貨場裝卸一些散裝貨物,比如煤炭、砂石等等。幹這些活,收入很低。那時的「大工」技術工人,每天3.85元,而小工呢,每天不到兩元。這些收入,由施工單位與生產隊結算,生產隊給搞副業的社員記工分,並每天補貼幾角錢。生產隊所收入的這些錢,有時比賣公購糧賣黑瓜籽賣羊絨羊毛賣西瓜甜瓜賺來的錢還要多。

出門搞副業,相對於種田,是樁美差。乾的活不比種田累;因為生產隊補貼糧食和菜金,伙食比在家時好。還能見世面,從視覺上開開洋葷。能看到公路鐵路,汽車火車,能用上電燈。村上一個郭姓小伙,雖比我大兩三歲,但是我同級同學。在我離開中莊後的某年,他去搞副業,在為自己住的屋子去偷燈泡時,觸電身亡。彼時的中莊大多數人,還不知道電與電燈是啥玩意兒。

因為搞副業有一定油水,所以我的族兄們基本沒輪上去。印象里好像除了我四爹的老二是木匠,個人出去幹活,在集體搞副業的機會也不多。在村上,我們朱家是小姓,只有三戶,況且都不是貧下中農,幹什麼都不受重視。


有一種副業,是在村旁進行的。從山溝里將沙子挖出,篩好,直接往買沙者車上裝,叫「毛沙」,價格較低。將篩好的沙子用架子車拉到河邊,沖洗一下,叫「洗沙」。有買主時,這種挖沙、篩沙、運沙、洗沙、裝沙的副業,可以從仲春做到深秋。搞這種副業的人,也有一定的補貼,但少。

回憶起來,當年我們中莊第三生產隊挖與賣的沙子,在娘娘廟旁紅石山下的山溝里。那地界,屬於郭家坪自然村,應該是人家四小隊或者五小隊的資源。如果往大了說,資源是國家的。但所謂靠山吃山,近水樓台先得月,也是人們的共識。可那時,人們沒有資源意識、商品意識、主權意識。或者說這些意識不強。集體化運動,集體化意識,將人們薰染得幾乎沒有了自我。或者,相鄰村莊的人們,同屬一個大隊,感覺那資源就是大家的,可以分享。權利意識相對開放,沒有那麼狹隘。

沙子的質量問題,直到今天,我心裡還有一個疑問,即前些年看到報道,說一些無良建築商用海沙造樓,結果因為海沙中含有大量鹽鹼,使建築物的地基與牆體起鹼開裂。那麼,我們那兒的河水是半鹹水,至少是三分之一鹹水,含有鹽鹼是肯定了的。當年的建築單位為什麼還要買要用半鹹水洗過的沙子呢?那種沙能保證建築質量嗎?猜度起來,應該可以。那種水含有的鹽鹼量,不足以對混凝土產生破壞。否則在那個年代,不可能有那麼多質量較好的樓房,我們中莊的「洗沙」也不可能賣那麼久。

養羊是牧民的主業,對農民來說,便是副業。

農民養羊,主要目的是積肥,次要一點的目的是利用羊絨羊毛:交供銷社賣錢,分給社員擀氈、捻毛線。居於第三的目的是吃肉。國家對農民有要求,有任務,要交售一定數量的羊只。這部分收入,應屬副業收入。羊倌的勞動,便某種程度上屬「副業」勞動。冬季羊倌趕羊「出圈」,會得到每天幾角錢的補助。

生產隊派人搞副業,不得不為。如果只靠賣農產品的收入,諸如添置騾馬、大車、架子車、犁鏵等等家當就沒有錢。社員的工分值,就不是當時七八角錢,真可能只有一兩角錢甚至一盒火柴(兩分)錢。農民其實不比別人遲鈍,他們在很早的時候就明白走出村莊,向城市進軍的重要性與必然性。改革開放之後大量農民進城務工,並不具有創造性,而是「副業」的一種延續,一種發展。只是這時的「副業」,比那時自由、自主。收入歸己,支配隨意。所獲也比原來豐厚得多。農民進城,工農商配合、融合,推動了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業、能源建設等等的發展,推動了國家的整體進步。

回過頭看, 那時的商品經濟處於少兒水平,計劃經濟條件下,工農差別、城鄉差別已然很大。難為了當時的大小隊幹部,他們當時也許已經覺醒,也許沒有什麼經濟理論支撐,對於進城務工懵懵懂懂,但他們冒着被治「投機倒把」「削弱農業生產」「走資本主義道路」等罪的風險,為了村民,為了可持續發展,為了孩子們能吃飽飯能上學讀書,儘可能地多搞副業。他們是真正的共產黨員,是有良心有擔當的男人。他們在踐行我們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維護黨的形象與人民利益。在一些文學作品中,常能看到大小隊幹部不堪的行為與低俗的形象,但客觀地說,絕大多數農村基層幹部是稱職的,形象是正面高大的。[1]

作者簡介

牛撇捺,一九五七年出生,甘肅皋蘭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