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村随笔(吴俊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中国酒村随笔》是中国当代作家吴俊凯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中国酒村随笔
我望见了中国酒村,在南河岸边的一片丘陵上;我到了中国酒村,就坐在高塔下水廊边;我在酒村里,穿过陈香的酒窖,漫步古老的庭园,审视陈旧风簸机,瞻视齿平的水碾,拍过蒙古包住房,站在茅草灶边,淌过水车晃动的溪流,望着茫茫的油菜花。
我思绪繁复。
其实,在中国的土地上,故事最多的地方,不应该在城市,而应该在村庄,五千年文明史,多数是农事文明史。但人们因为向往城市文明,往往忽视了农事文明。即或是古诗古词,多数情况下,也只用了一些炊烟,一些小桥,一些亭台,而忘却了炊烟下翻地耕种的节奏,也忘却了小桥下溪水边冲洗藕莲的情节,还忘却亭台前晒谷晒豆的季节。农事文明淡然到文化边缘。一部《水浒传》,取材于乡间,除了阳刚下阵阵酒气,便是莾汉不曾洗澡的野史,没有荷锄晚归意境。可以说,农事文明,在漫漫文化旅途,充满了沮丧,留下了感叹。这应该算是文化中的一份悲凉。
特别是在古老文明不断被现代文明冲击和碰撞的时候,对农事中一些精典的劳动符号,一些负载了文明记忆的劳动场景,包括茅屋里,篱笆边,水磨旁,酒窖里,让民族得以自豪的行为和事件,都在消隐中滴血和伤感。因为,这些行为和事件,作为民族存在和发展的依据,曾经有过多么动人的魅力,曾经在乡村深情的土地上,让多少人拍手而歌。
有人闻香下马,打听酒肆,牧童遥指望杏花村,这个经典的乡村背景,启悟了多少人的文化情怀,让多少人在涵咏中生出了文学灵性。又有人,见乡村的小桥流水人家,而伤感古道西风,将个人情感与乡村文化作了最完美的交合,留下了最精美的文化情思,或者说,这是农事文化留给我们最为珍贵的一份遗产。
然而,世移事异,今天,以农事为主构成的乡村意象,逐渐从乡村的河边、树下、寺旁退之殆尽,遗恨于古老,遗恨于忘却。
不过,历史演进的事实是,有人忘却,便有人重建,有了割裂,就有续接。当我在乡村古道上重复孔子逝者如斯的语录时,内心的悲凉真有些发诸本性,历史的沧茫感,让我有些心地发冷。但当我走在中国酒村的小道上,眼见酒旗猎猎,眼见古院许许,眼见玉米梁间挂,眼见老磨台上展,眼见农具壁下放,我内心深处的凉意便渐次淡了起来。因为,中国酒村对乡村里各种朴素的文化符合,进行了集体审美,集体观照。中国酒村对农耕文化的大胆追问,用力贮存,尽兴张扬,或许,不是简单以"缩影"二字,能草草作结的。应该说,这是对农耕文明的一次再认识,再创造,是忘却中的续接,是中断中的链接,是对历史的一次深刻书写。
仿佛有人说过,在西方文化观中,一幢只有百年历史的建筑,便成了文物,予以保护。这种文化观,是有些意义的。雁过尚且还留痕,何况是人类呢?我们说,我们有悠久的历史,但若是缺失了一些物什,悠久二字必定轻浮起来。而悠久要实沉起来,是少不了农耕记忆的,而这些记忆,大约只能依了那些染着民族性的农具和农耕过程。读书时,在历史教本上,读到过“耜”,因字有些僻,读不了音,但知其为形声字,左意右音,意在耕作,意在农事。历史浩浩无边,然而却以"耜"字叙之,叙其进步,叙其生产力高度发达,这就是真真实实的文化符号。这就是悠久能实沉起来的物什。我们读志摩的《再别康桥》,康桥者何?一座小桥而已,但它承载了一段文化,一截文明,每每读之,心向往之。再者,少林功夫,拳击明月,脚踢天下,但招招似空,唯有少林寺院的大门,以及门里柱子上的黑色和石块上的凹痕,是实在的。这些黑色和凹痕让少林文化在时间和空间里永恒。
本文作者吴俊凯一行参观大梁酒庄。
所以,当我坐在中国酒村古院的木凳上,看到那些生了青苔的水缸,目睹着壁上苍老的花窗,我无不深情地感叹,这些就是乡村文化元素。我们民族,从席地而坐,到息之于凳,历经了何其漫长的历史时期,它们经历过多少嬗变与反叛的纠葛,经历了多少继承和割舍的阵痛。因此,面对一个农耕文明的符号,我们绝然不能一视了之,而应该看清楚,这个符号的背后,有过多少蹒珊的历程,其间的情感,其间的追求,其间的沧桑,指归向处?精髓何在?
譬如,眼下,中国酒村出现的事实,我们就不能只看到这是一处精典的乡村林盘,是一处高度发过的乡村旅游圣地,我们能不能去读一读林盘背后的文化意义?如若简单地将之放于暮蔼中、烟雨里、月色下,去作点描摹,挤点诗意,娇点私情,那便意义疏浅了。其实,中国酒村面对的,是一次文化继承中的变革,也是一次文化发扬中的变革。中国酒村的出现就是对这两种变革的集中实践,集中注释。
2019年3月19日,于临邛土园村,
写在《西南作家》杂志创刋三周年,
行将于中国酒村举行座谈会之际。[1]
作者简介
吴俊凯,四川邛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