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企业标志 |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China Academy of Aerospace Aerodynamics)位于北京市,始建于1956年,于2004年正式成立,是中国第一个大型空气动力研究与试验基地和中国空气动力研究的核心机构,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航天空气动力学研究机构。院长胡梅晓。
根据官网显示,截至2020年3月22日,研究院有在职职工4000余人;拥有技术先进、配套齐全的风洞、电弧加热器和电弧风洞等专用试验设备三十座以及与之配套的先进的测控系统。
研究院主要从事从事航空航天飞行器研制所需的大量气动力、热研究工作,业务范围涵盖飞行器空气动力综合技术研究、空气动力技术应用与试验、空气动力相关设备设计制造等多个领域。
基本内容
中文名: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简称:CAAA
属性:航天空气动力学研究机构
现任领导:院长:胡梅晓
博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云岗西路17号
外文名:China Academy of Aerospace Aerodynamics
创办时间:1956年
主管部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硕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1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
机构代码:83277
历史沿革
追本溯源
1956年10月8日,聂荣臻来到北京西郊原解放军第466医院的小礼堂,宣布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成为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
1957年11月,国防部五院成立两个分院,一分院设立了8个研究室,其中第三研究室是空气动力研究室。
1964年12月26日,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成立第七机械工业部的决议,服务于七机部的研究所,统一以“7”开头,由原空气动力研究室发展成为701所,即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
其后七机部又经历了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及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和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国家航天局)的阶段,直至1999年,组建成立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
开拓发展
2003年,力学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成立。
2004年,在专业调整后,在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基础上,设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院,即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2007年11月,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特种飞行器总体技术设计部(十一部)由原国防科工委批复成立。
2008年,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被列为航天科技集团八大科研生产联合体之一,同时作为无人机产业发展的牵头单位被集团公司列入未来的发展规划。
2009年2月,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空气动力实验与工程应用研究所(第二研究所)成立。
2010年4月,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风洞工程技术研究所(第三研究所)成立。
2012年8月,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技术基础研究所(第四研究所)成立。
科研条件
研究部门
据2018年4月研究院官网显示,研究院设有3个研究所、1个设计部、3个科技公司。
研究所:空气动力理论与应用研究所(第一研究所)、空气动力实验与工程应用研究所(第二研究所)、风洞工程技术研究所(第三研究所)、技术基础研究所(第四研究所)
设计部:特种飞行器总体技术设计部(十一部)
科技公司:航天神舟飞行器有限公司、航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北京航天易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8]
人员编制
截至2017年9月,研究院有在职职工2000余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科研人员300余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4名,国家级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学术技术带头人34名,享受国务政府特殊津贴人员43名。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李锋、胡晓峰等
设备资源
截至2011年12月,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具备CFD模拟能力,拥有低速、亚跨超、高超声速风洞、电弧加热器和电弧风洞等专用试验设备二十五座以及与之配套的测控系统,建成了1.2米量级地面模拟试验设备体系。
科研成就
研究成果
截至2017年9月,研究院获部级以上成果奖231项,其中国家发明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部级成果一等奖10项,还拥有千余项国家发明专利,近五年承担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专项、武器装备预研项目等国家级科研课题四百余项,每年科研经费及经营产值40多亿元。
空气动力技术方面,“十一五”期间每年承担科研项目100多项,风洞试验2万多次。五年间共计申请专利183项,获得国家级和部委级科技奖13项,发表论文267篇,出版专业著作4部。
在特种飞行器研究领域,自主研制开发多种类特种飞行器系统,包括:超近程无人机、近程无人机、中高空远程无人机、大型长航时无人机、小型近程导弹、地效飞行器和气垫船等。
在环保工程方面,“十一五”期间,累计承担了28项大中型工程项目,合同额连续几年呈跨越式增长,累计实现收入6亿元。
在测控技术方面,常规传感器产品实现了从元器件向系统级的转化:成功研制的光纤传感技术代表了未来传感器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是物联网未来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自主研制的集探测、传输、信息交互于一体的光纤周界入侵报警系统获得了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认证证书、北京市金桥奖和9项专利,并成功应用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成功开发的多位影像系统作为花样游泳比赛技术仲裁委员会专用设备,成为国家游泳运动管理中心专项列装器材,并参加了第八届亚洲游泳锦标赛和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等重大赛事的服务工作。热能技术应用形成了炉窑燃烧CFD模拟技术、等离子加热整套设备应用、等离子/小油枪煤粉锅炉点火与稳燃技术应用三个方向。
学术期刊
《气体物理- 理论与应用》(简称《气体物理》)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主办,经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核准的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刊登内容包括:(1)气体运动学、动力学现象;(2)流动稳定性、分叉、转捩及湍流;(3)气体微观动力学;(4)化学/热平衡、非平衡流动;(5)燃烧、爆炸、爆轰、爆震;(6)稀薄气体、等离子体、电磁流动;(7)气液、气固两相及多相流;(8)生物飞行动力学;(9)气动光学、声学、热力学、弹性力学等;(10)其它气体物理相关理论与应用。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截至2017年9月,研究院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11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术学位二级学科博士点:流体力学
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力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流体力学、固体力学、工程力学、飞行力学、飞行器设计、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航空宇航制造工程、人机与环境工程、航空宇航控制技术、航空宇航材料工程
教学建设
截至2017年9月,研究院拥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4名,硕士研究生导师38名。
截至2011年底,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累计进站11人,出站8人,在站3人。
截至2012年9月,研究院研究生部共有在读研究生51名,其中硕士研究生23名、博士研究生28名。
培养模式
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第1年学位基础课在湖南长沙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代培,第2年起回院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学位论文研究;在学期间免除所有培养费用,基础课期间享有助学金,论文期间享有助学金及多项补助,每个导师会在年底给予数额不等的奖金;就读期间安排优秀硕士研究生进行为期6个月至1年的公费出国学习。
奖助措施
截至2012年1月,集团公司的优秀毕业研究生奖学金分为优秀毕业博士研究生奖和优秀毕业硕士研究生奖,每年在集团公司总部经无记名投票差额评选出若干名获奖博士生和硕士生(2010年度这两个奖项的获奖名额分别为5人和10人,奖金额度分别为4000元和3000元),每年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在这两个奖项评比中各有1名候选人名额,连续8届全部推荐候选人均获奖。
航天航空教育科研奖学金由著名空气动力学专家吴镇远先生资助,每年11-12月份在上一学年度的毕业生中评选出3名荣获“优秀硕士生奖”,每人奖励2000元。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研究院统一使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标志。
标志以直线、圆、字母为设计元素,以“箭头”为设计主题。
箭头象征航天产品冲天而起,体现航天主业特征,同时也寓意航天人奋发向上和航天事业蒸蒸日上;箭头又像一个“人”字,寓意集团公司以人为本、团结协作的理念。
三个同心圆象征三个宇宙速度,传达出航天的产业特征,同时三个同心圆由内而外圆环线条粗细、薄厚渐变,表现集团公司不断开拓、发展、壮大的势头。
中文简称(即“中国航天”)和英文简称(即“CASC”)的字体,是以大黑字体为基础进行设计的专用字体。中英文简称字体一般与标志组合使用,以达到整体协调的作用。
精神文化
航天传统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
“两弹一星”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载人航天精神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和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
现任领导
院长、党委副书记:胡梅晓
党委书记:胡晓峰
党委副书记:高明君
副院长;赵之平、黄育群
纪委书记:赵堃
副院级调研员:朱鹏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