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是由中国科学院、山东省政府、青岛市政府2006年共同发起建设,并于2009年通过验收的新型国立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所面向国家能源战略[1]、中科院“创新2020”和山东省、青岛市蓝色经济发展,明确了生物、能源、过程三个核心研究领域,确立了“生物天然气产业化技术”和“含能材料生物合成与示范”两个重大突破项目和 “生物能源过程的单细胞方法学平台”、“微藻规模培养及资源化利用”、“浮萍/巨藻能源植物”、“生物基富氧化学品”、“生物基动力电池隔膜”、“生物质气化合成液体燃料”等6个重点培育方向。

据2015年10月研究所官网显示,该所共有12个省部级科研部门,有在职职工446名,全所职工中超过95%的具有研究生学历,其中,具有博士学历的占55%。

历史沿革

2006年3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致信山东省委书记韩寓群,提出在山东建设新的研究机构。2006年5月16日,中国科学院、山东省人民政府及青岛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备忘录。

2006年7月5日,共建三方筹建领导小组举行第一次会议

2006年9月17日,中国科学院与山东省人民政府、青岛市人民政府三方签署共建协议。

2007年5月11日,研究所开工奠基仪式在青岛崂山区举行。

2008年9月17日,研究所崂山园区正式投入使用。

2009年7月22日中编办批准建所。2009年11月30日经过创业者们的多年拼搏,研究所顺利通过共建三方验收,宣布正式成立。

2011年8月11日,中科院和青岛市又共同签署建设研究所“二期”协议,研究所迈上了跨越发展的新征途。

人员编制

据2015年10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共有在职职工446名,在读研究生280名,全所职工中超过95%的具有研究生学历,其中,具有士学历的占55%。共有45人次入选国家、中科院和山东省有关人才计划,包括中组部“万人计划”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国务院特殊津贴[2]获得者3名,中科院“百人计划”20人,“闵恩泽能源化工奖”获得者1人,山东省“泰山学者”4人,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

视频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相关视频

创见未来:俞威博士的生物能源微藻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中国科学院宣传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