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环境模拟实验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环境模拟实验室成立于2014年,坐落于北京市怀柔区雁栖经济开发区,毗邻雁栖湖和APEC会议区,是空天院研发保障条件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功能定位是面向社会提供检测技术服务的公共平台,以科学、公正、安全、诚信为服务之本。
机构简介
实验室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试验区面积约3600平方米,拥有热真空系统、步入式温箱、低气压箱、中型温湿箱、温度冲击箱、冲击响应谱台、跌落冲击台、电磁振动台[1]及加速度试验机等试验设备共计40余台套。
实验室目前具有一支较高专业技术水平、实践经验丰富的试验技术队伍,所有试验检测员通过培训考核,持证上岗,人员队伍结构合理。实验室在开展试验检测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产品环境可靠性试验的研究和标准方法的研究。
从事专业
实验室专业从事电工电子产品、运输包装件、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产品的环境试验检测,包括低温试验、高温试验、温度改变试验、湿热试验、低气压试验、温度高度试验、热真空试验、跌落试验、振动试验、冲击试验、加速度试验、环境应力筛选试验共12项。实验室具有中国计量认证(CMA)、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及国防科技工业实验室(DILAC)检测资质能力,掌握多种国军标及国标试验检测方法。拥有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积极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质量控制考核、实验室间比对、能力验证等活动;根据本实验室试验工作的需要自行组织实验室间的比对、能力验证及非标准方法与标准方法的比对;确保实验室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承担了在空天信息获取处理新体制研究、空间电子学器件、微波探测与遥感技术与系统、光学技术与系统、遥感与数字地球科学、空天信息获取处理与应用、空天飞行平台技术、导航技术及重大科研基础设施与服务等九大领域的科研任务。
科研任务
实验室承担并完成了空天院内多项科研任务的环境模拟试验检测,包括无人机、微波电真空器件,遥感系列卫星组件、环境星国产化工程天线发射机组件、北斗卫星用行波管放大器、嫦娥工程组件、高分系列重大专项部组件、无人机载荷组件、速调管、大功率激光器[2]、微传感器、可编程逻辑电路等多型号的研发与生产等任务,同时还为中科院系统、高校科研以及社会其它电工电子科研机构单位等提供环境模拟试验的检测服务。高水平的试验能力和服务质量获得委托方的高度满意,多数成为固定合作伙伴。实验室加入北京信息电子技术大型仪器区域中心,通过整合优化资源、创新管理运行机制,提升了科研装备高校运行及综合服务能力,获得三年的优秀集体荣誉。
2021年9月,实验室开展集中管控信息化系统项目,将设备集控与质量管理相结合,质量管理将试验任务发送给设备集控,设备集控接收并执行,试验结束后将数据、照片和曲线回传给质量管理。项目实施内容贯穿试验准备、试验实施、试验分析处理、试验结果等试验阶段,即试验全周期的信息化管理。监控室大屏展示设备使用运行情况、试验量情况、任务统计情况以及实验室各房间环境情况,可对设备远程操控。具有各种信息集成,促进信息交互、规范业务流程加强质量保证、提高分析数据的时效性等优势,计划于2022年底完成验收。
实验室在人才引进上,面向社会及校园广招专业性技术人才,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不断完善并实施人员聘用考核办法,将专业技术岗位与当前承担任务、工作业绩和能力挂钩,为勇于承担重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青年人才提供快速成长平台。
未来实验室将进一步完善质量体系,加强实验室人员培训,打造一支综合素质高的试验队伍;不断完善扩充检测资源的配置,提升试验技术能力,总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实现 “技术创新、顾客满意、员工快乐、持续改进、和谐发展”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 ↑ 用户使用电磁振动台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搜狐,2020-03-25
- ↑ 激光器的原理与结构,搜狐,2023-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