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Nanjing Institute of Astronomical Optics & Technology,National Astronomical Observatories,CAS)于2001年4月由原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的科研部分和高技术镜面实验室组建而成,1998年首批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是中国专业天文仪器研制及天文技术研究和发展的重要基地,自其前身1958年成立起五十多年来,为中国天文观测研制了众多门类齐全的天文仪器,包括恒星物理观测仪器,太阳物理观测仪器,人造卫星观测仪器,天体测量观测仪器,射电天文观测仪器,空间(含球载)天文观测仪器等。

据2016年3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有两院院士3人[1],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人,研究员20多人。南京天光所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两个一级学科和三个二级学科的硕士博士培养点,以及两个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培养点,且是江苏省先进光学制造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还是中国专业天文仪器研制和天文技术研究发展的重要基地。有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20多名。在学的研究生共50名,其中博士生10名。  

历史沿革

1958年12月11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仪器厂筹备处在南京成立正式。

1959年5月7日,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南京仪器厂 。

1960年5月1日,正式挂牌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仪器厂。

1966年2月10日,“216”办公室与南京天文仪器厂合并,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天文仪器厂。

1970年11月28日,更名为南京天文仪器厂。

1979年7月26日,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仪器厂。

1991年10月20日,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

2001年4月21日,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科研部分及高技术镜面实验室组建成立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科研成果

据2016年3月研究所官网显示,截至2000年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分别获国家中国科学院及省级科技成果奖多项。其中作为第一获奖单位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天文望远镜光学的研究)1项、国家科技进步[2]一等奖(2.16米光学天文望远镜)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全国科学大会奖8项;作为第二获奖单位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院省级的各种奖25项。

2001年来,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连续八年入选年度“十大天文进展”奖。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LAMOST胜利落成并通过国家验收,被评为“2008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入选“2008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入选“2008年度十大天文科技进展”,位居榜首。在国内外学术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99篇,其中SCI和EI收录文章137篇。已申请专利50项,其中发明专利43项,已授权发明专利17项。

视频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相关视频

南京天文爱好者协会路边天文活动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