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磁州窑博物馆位于磁县城内磁州路中段路北磁州窑博物馆广场中心地带,是我国县级较大的专题博物馆。2006年12月竣工并开馆。内设四个大展厅,以其独特的视角,丰富的内容,向全国、全世界全方位展示磁州窑文化,并以中国磁州窑博物馆为平台,充分宣传和展示磁县的当代精神文明[1]

基本陈列

序厅——黑与白的艺术

序厅外形为磁州窑典型的 馒头窑形状,居于博物馆的中央位置。序厅圆形内墙以烧成色壁砖和匣钵为装饰,突出表现“窑”的氛围。正中墙体上是大幅“观台窑址”喷绘照片,照片上有馒头窑、漳河、 黄土地和陈列标题“ 黑与白的艺术”。照片前面为黑白两块相互连接的落地 长方体块石,分别镌刻着中英文前言。顶部装饰系两个层次构造的白地黑花 大龙盆“龙纹”图案和 龙凤罐“葵花纹”图案,外沿为放射状铝合金格栅吊顶,寓意磁州的泥土经过磁州窑的幻化,变为“黑与白的艺术”,上升到顶部,达到高度的升华并形成广泛的影响。悬挂于东壁的灯箱带和西壁的电视组合,与正面装饰共同构成序厅的第二层次。东壁灯箱带展示的是国际、国内各大馆的磁州窑藏品,点出磁州窑的价值和影响。西壁的电视组合滚动播放的是磁州窑博物馆简介,引导观众进入陈列。深色陶砖地面托起的整个序厅,简洁,明快,精致,大气,主题突出,有很强的感染力,是一个有经典意义的成功设计。

窑火初燃

展示的是北朝隋唐时期的磁州窑器物。唐《元和郡县志》载:“隋开皇十年……置磁州,以县西九十里有磁山,出磁石,因取为名”。今磁县的贾壁、峰峰的临水自北朝就开始生产瓷器,创立北方最早的青瓷窑场,是磁州窑的开端。隋唐时期,磁州早起瓷窑多以生产白瓷、黑瓷、青瓷为主的北方民窑,器物品种多而不单一。

化境黑白

展示的是宋金元时期的磁州窑“白地黑花”装饰艺术由初创到成熟的过程。在磁州窑一千多年的烧造历史中,宋金元是其繁荣期,金代达到鼎盛。北宋,名窑林立,磁州窑注重学习模仿,逐渐形成自己特色,并成功地将中国绘画技法用于瓷画,创烧了磁州窑精品——白地黑花[2]。金代,磁州窑在战乱中生存下来,不断增加瓷器品种,丰富装饰技法,突出艺术,特色,扩大生产规模,成为磁州窑之集大成者。元代,磁州窑瓷器装饰品种减少,以白地黑花为主流,但内容极为丰富;此时,开始为皇家官府烧造贡瓷,并作为商品远销海外。

余韵悠长

展示的是明清民国时期的磁州窑器物,反映了磁州窑窑火千年不熄。

美器由来

展示的是磁州窑生产的整个工艺流程。

大事记

2004年8月,中国磁州窑博物馆博物馆建设项目正式立项。

2005年3月18日破土动工,总投资2000万元。

2006年12月全部竣工。博物馆占地7.8亩,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投资2000万元。博物馆广场占地100亩,投资3000万元。

2006年12月13日,磁州窑博物馆落成并开馆。同时,河北省博物馆学会2006年年会在我馆隆重举行。

2006年12月,磁州窑博物馆《黑与白的艺术》专题陈列获首届“河北省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活动精品奖。

视频

中国磁州窑博物馆 相关视频

中国磁州窑博物馆在线讲解
默涵走进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感受黑与白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