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人工林生态研究组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人工林生态研究组本团队围绕亚热带典型区域、国家公园和重要生态工程[1],重点开展人工林结构与功能长期定位研究、人工林结构优化和功能提升技术研究,服务区域生态屏障建设和国家木材安全。
一、负责人简介
吴统贵,生态学[2]专业,博士,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工林养分循环、结构调控与功能提升等。先后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20多项,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出版专著1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件,制定标准5项,获得省部级奖励5项。
二、团队研究方向
围绕重点生态屏障、国家公园、重点林区的松、杉、栎人工林为对象,并结合长期定位观测,主要开展:
1.人工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主要长期定位监测研究人工林多样性(物种、结构)、生态功能的动态演变,构建动态模型,揭示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分析养分、水分、大气等环境因子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过程,并揭示环境因子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2.公益林功能提升技术。采用无人机、光谱分析等技术,重点研究低效公益林的形成机理,基于结构和功能动态变化模型,研制结构优化、密度调控、养分维持等功能提升技术规程,提出公益林健康发展的恢复路径。
3.商品林多功能生态经营技术。耦合亚热带松、杉、栎等商品林生长动态模型和大数据分析,分类提出密度、立地、养分和植被等控制技术,兼顾投入产出比和生态效益,提出全周期经营技术,实现木材生产和生态保护的共赢。
三、取得主要成绩
1.沿海防护林体系构建与功能提升
针对中北亚热带泥质滩涂消浪林空白,创制经济型整地方式筛选出海滨木槿、柽柳和蜡杨梅等树种、提出亚热带泥质海涂消浪林营造技术,造林成活率达到80%以上。围绕淤泥重盐风口区造林难题,制定了抗风树种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筛选出11个树种提出5类低-高-低配置模式、提出淤泥重盐风口区防护林建设技术,使得造林成活率达到85%以上。针对防护林功能不高的问题,筛选出与防护功能密切相关的三维结构参数,研发了间伐上层木、保留下层木的密度调控技术和在林隙或林缘引入伴生树种树种配置技术,提出了防护林结构优化技术。相关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2项。
2.松、杉低效林提质增效技术
针对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结构简单和功能单一等突出问题,研究了间伐对其功能的短长期影响、典型伴生树种对不同光环境和氮磷供应比的适应及其机制,研发了不同培育目标下杉木人工林林分密度优化调控、伴生树种快速筛选、近自然改造和林下复合经营等关键技术,构建了材用型和生态型的复层异龄改造模式,改造后林分生物量提高了33.7%、土壤多功能性提高了30.1%、生态系统碳储量增加了57.7%、综合效益提高了33.6~65.1%。制定地方标准1项,发表研究论文30篇,在浙江、江西等地推广5万多亩,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相关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1项。
四、成员组成
团队现有固定成员5人,其中研究员1名:吴统贵;副研究员1名:成向荣;助理研究员2名:原文文、童冉;实习研究员1名:朱念福。另有聘用人员和研究生8人。
参考文献
- ↑ 抓好重点生态工程,青山绿水复还来 ,搜狐,2023-07-31
- ↑ 专业介绍|生态学专业 ,搜狐,2019-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