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浸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中华浸会的浸礼宗原属英国清教运动独立派中的一个分支,以加尔文宗的教义为基础,坚持施洗时行浸水礼,把受浸者全身浸入水中。20世纪,全世界浸礼宗信徒约有3200多万,其中90%以上在美国。美国浸礼宗分为南、北两派两个差会:美国北方的称浸礼会,道光十六年传入中国,主要在沿海各省及西南一带;美国南方的称浸信会,道光二十六年传入中国,主要在广东、广西、江苏、山东一带。浸会虽有南北之分,但许多事业还是合办的。
发展历史
道光二十七年八月(1847年9月)美国浸会差会派传教士晏马太夫妇抵达上海,浸信会传入上海。同年又有托弼、叔未士夫妇来上海。十月(11月),6位传教士加上从广州来的2位中国人(杨庆和黄先生)共8人组建了上海第一个浸信会教会,也是华东第一个浸会,称老北门第一浸会堂。
咸丰十年以前,老北门第一浸会堂每周有多次礼拜,赴会者虽然很多,但受浸者仅20余人。其中有一位教传教士华语的黄品三受浸后,同治五年(1866年)被按立为牧师。咸丰三年到同治九年的近20年间,上海浸信会的传教士主要是晏马太夫妇。咸丰三年小刀会起义,晏马太在不能开展传教的情况下,编写沪语字典,供后来的传教士学习上海话作参考。
同治十二年晏马太任美国驻沪副领事。光绪十二年(1886年)万应远、梅林两对传教士夫妇来华。光绪十四年晏马太去世,他译成的上海土白语《新约圣经》出版。光绪二十六年秋,万应远等向差会申请设礼拜堂于北四川路(今四川北路)底,名怀恩堂,为沪上第二浸会堂。民国14年在闸北浸会庄内建新堂怀施堂,主要供明强中学、晏摩氏女中两校师生礼拜。当时有6万多粤籍人在上海经商,因语言隔阂无法听道。民国9年在白保罗路(今新乡路)建成广东旅沪浸信会堂,专门用粤语讲道。民国23年赵晋卿在法华镇购地建怀本堂。民国36年为纪念晏马太来沪100年,在福煦路(今延安中路)茂名北路筹建期恩堂,取其逢百为期之意。
19世纪末,美国北浸会差会来到上海,光绪二十九年在小东门成立真神堂教会,信徒多为浙江宁波、舟山、绍兴来沪经商者,不久在虹口塘沽路购屋,取名真神堂。民国9年,真神堂一部分信徒从中分离出来,另借北四川路神爱馆成立沪北浸会堂。民国14年,沪北浸会堂在宝山路购地自建新堂,但连遭两次战火洗劫,后一直借青年会筹备处作礼拜。
光绪七年,南浸会(浸信会)通过乡村布道,成立昆山、苏州等教会,又开辟无锡教区,再延伸到镇江、扬州。道光二十七年至民国26年的90年中浸信会由1个总站(上海)增辟苏州(建于光绪九年)、镇江(建于光绪九年)、扬州(建于光绪十七年)、无锡(建于光绪十八年)、昆山(建于民国23年)5个总站。
民国14年浸信会成立议会,由牧师、执事、书记、司库及各部部长组成。执事分值年执事和终身执事两种。
南、北浸会在上海合办了一所大学,占地165亩。光绪三十一年十二月(1906年1月)先成立神道浸会学院,万应远任神道学院第一任院长。宣统元年一月二十日(1909年2月10日)浸会大学也正式开学,民国4年命名沪江大学。早年浸信会办的明强中学和晏摩氏女子中学,民国9年迁到闸北浸会庄。又在老北门办进德女中,并专门为粤籍学生办了1所崇德女中,后高中部在茂名北路。
南、北浸会还合办中华浸会书局。民国21年,上海真光大楼落成,楼高8层,设有浸信会出版社及其他办公室,出版《真光》月刊和其他教会书籍。
传教士
传教士亦作宣教师或宣教士(英语:Missionary),是坚定地信仰宗教,并且远行向不信仰宗教的人们传播宗教的修道者。虽然有些宗教,如日本神道教[1],很少会到处传播自己的信仰,但是有很多宗教用传教士来扩散它的影响,例如伊斯兰教与基督宗教。
虽然任何宗教都可能送出传教士,一般传教士这个词是指基督宗教的宣教师。实际上佛教是最早大规模传教的宗教,沿着丝绸之路[2]送出它的信仰。在英语中,“missionary”指被派遣到远方传教的人,汉语也译作宣教士,而Preacher一词则指在人群中进行讲道的传道人。
参考文献
- ↑ 日本神道教究竟是什么?浅谈日本的神道教|日本文化,搜狐,2017-09-09
- ↑ 丝绸之路简介:唐朝时期开辟的中国到欧洲的商道,趣历史网,2014-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