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东平陵故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东平陵故城

中文名称 :东平陵故城遗址

所在地区 :山东省济南市

地理位置 : 济南市章丘区龙山街道东北

级别批次 :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 国务院

东平陵故城位于章丘龙山镇阎家村北,城址略呈方形,边长约1900米。城内总面积约360万平方米。城址保存较好,四周城墙犹存,是山东保存最好的一座古代城址之一。其周边目前发现四座汉墓,包括洛庄汉墓危山汉墓明山汉墓毕杨汉墓群

1992年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又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历史

二千年前的郡国故都

东平陵城原来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平陵邑,到西汉昭帝时期因为在咸阳设置了平陵县而更名为东平陵战国时期,平陵邑晋升为平陵县[2],成为齐国在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考古所见众多战国钱币钱范文物表明,这里曾经是齐国的一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

两汉时期,东平陵曾三次被确立为郡国的国都。第一次是西汉初年,平陵被封为吕国,时间是公元前187年。当时,汉惠帝病逝,吕后临朝称制,要求手下大臣讨论立吕氏家族的人为诸侯王,但是,因为刘邦生前有盟约:“非刘氏而王,天下共诛之”,所以,吕后的封王并没有立即付诸实施。半年后,吕后感觉统治稳定了,才将其侄子吕台封为吕王。考虑到臣民的情绪,吕后的分封采取了先刘家后吕家的方式,把吕氏成员夹杂在刘邦子孙之中集体分封,以掩盖天下人的耳目。但是,吕台在被封王的第二年就病逝,吕王遂由其太子吕嘉接班。不过,这个吕嘉品行不好,坐了不到4年的王位就被吕后废掉,吕王的位置让给了吕后的另一个侄子吕产。公元前181年,吕产被改封为梁王,梁国因此成为吕国,原来的吕国则改成济川国,皇子刘太被封为济川王,而这位皇子并不真是刘邦的血脉,他还没来得及走马上任,就随着吕后的去世和诸吕势力被铲除而销声匿迹,济川国也因此结束了其短暂的历史使命,被改为济南郡,重新划归了齐王刘肥

吕后所以对济南如此重视是因为这里是齐国的门户,而齐王刘肥是刘邦的庶长子。刘邦在世时,对这个长子宠爱有加,其表现就是把最富庶的齐国分封给了他。为此,吕后始终耿耿于怀。当有一次刘肥回长安探亲时,吕后曾经谋划用毒酒毒死这个庶子,刘肥虽然以主动割让出一块封地赠送给吕后所生的女儿而消除了灾祸,但吕后还是强行将属于刘肥的济南收拢到了自己的手下,赏给了自己的侄子,以此削弱刘肥的势力,同时也切断了刘肥与首都长安的联系。在吕后的眼里,齐国是西汉的宝地,济南则是齐国的宝地,是牵制齐国的重要战略要地。

东平陵第二次被正式封为郡国是汉文帝当政以后。汉文帝借助在长安的刘氏皇族和刘邦旧臣的力量登上皇帝宝座后,出于对齐国兄弟子侄的感谢,将吕后从齐国领域里夺走的济南国重新归还给齐国,公元前164年,又分封齐王刘肥的儿子刘辟光被为济南王,济南国由此确立。但是,这个刘辟光并不怎么领文帝的情,10年后公然参加了吴楚七国之乱,谋反朝廷,结果兵败身亡,济南国因此被收归国有,成为济南郡,西汉诸侯国的历史从此结束。

随着东汉王朝的覆灭,东平陵城的郡国地位逐渐下降,由诸侯国改为为州、县行政办事处,到唐朝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并入历城县后,东平陵城的行政管理职能被取消,城内居民也随之流散他处,这座郡国都城终于完成了其两千多年的历史使命,将一座空空如也的城垣留传给了后人,任凭其风雨吹打磨蚀到了今天。

简介

从地面残存城墙可以看出,东平陵城平面呈正方形,边长约1900米。城内总面积约360万平方米。南面和西面的城墙保存较完好,最高处6米,城墙墙基宽40米,墙体厚24米,城墙全部由土夯筑而成。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数次考古勘探和发掘结果看,城墙之外有深4米、宽43米的壕沟。

城内地貌南高北低,遗址中部西侧300-400米的范围内残留大量残渣、矿石、木炭、耐火材料和烧土,为当时的冶铁遗址,说明当时的手工业是非常发达的。另外,在群众称之为“殿基地”的城东北方向出土大面积的夯土和铺地砖及房基,证明这一带为东平陵宫殿区。由此断定东平陵城是汉代政治、经济、手工业高度发达的重要城池。

通过多年的考古工作得知,东平陵城大约在战国晚期即已存在,而且大小与汉代济南国都城一致。城内发现有春秋遗物,表明春秋时期就有人生活在这里,可为史料记载的佐证[3]

山东地区冶铁中心

东平陵城内,出土了大量陶、铁、铜、石等文物,其中又以出土铁器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在城址西部一个被称为“铁十里铺”的地方,是面积达4万平方米的冶铁遗址,地上地下时时可见零星的铁屑和炼铁炉渣。1975年的调查勘探表明,在出土的汉代文物之中,仅铁器一项就达300多件。这里既有犁、铧、铲、锸、钁、锄等农具,有斧、锯、凿、刀、锤、钻、钳等工具及其铸造这些铁工具的铁范,有釜、鼎、灯、勺等日常用品,还有大量铁兵器,如戟、矛、剑、刀、箭簇等等,可以说举凡当时社会所需的各种铁制品,在这里都能够找到相同的样式。出土文物中铁制品之丰富,是其他同类郡国都城遗址所罕见的。另外,根据对出土铁制品的金相分析,这里的铁器既有一般的铸铁和可锻铸铁,也有强韧性铸铁、碳钢和高碳工具钢。种类众多和高质量钢铁制品的出土表明,两千年前东平陵城的冶铁制造业已经十分成熟和发达,其技术水平堪居全国榜首。因此,《后汉书·郡国志》在描述济南国时称“东平陵,有铁”,济南国所辖的“历城,有铁”。铁成了济南国的标志[4]

,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其制造和贩卖始终为国家垄断和控制,地处渤海湾畔的汉代齐国,不但有着丰富的渔盐资源,而且也有着丰富的铁矿,拥有众多冶铁制造场所和庞大的冶铁产业。为了加强对冶铁业的管理,西汉王朝在全国设置了48处以“铁官”命名的冶铁机构,负责当地的冶铁生产和经营,其中,山东铁官14处,济南国2处。这两处铁官一在平陵城,一在历城。因为盐铁的官营触及了地方势力,所以,到西汉昭帝时期曾经引发了一场大讨论,讨论盐铁资源的官营民营问题,讨论的结果是放开部分地区的国家垄断,但济南国例外。济南国的两处铁官继续官营,继续由中央政府控制和管理。由此可见,当时济南国的冶铁是何等重要!中央政府可以将其他地方的铁官下放给民营而济南国的不能放弃。优良的铁矿和一流的冶铁技术,不但使济南一带的冶铁产品让世人所瞩目,而且其冶铁的传统也生生不息,流传至今,2000年来长盛不衰。

正是因为这里有着雄厚的战略资源,所以楚汉之争时不但韩信想赖在这里不走,想做齐王,连刘邦打下天下后,也不肯把这块富庶之地分封给他人,而是留给了自己的庶长子。韩信和刘邦所以如此看中包括济南在内的齐国,实在是因为这里的资源太丰富了。因此,东汉王朝的第一代济南王刘康才有财力扩建宫室,畜养厩马奴婢,长期过着锦衣玉食的奢华生活。

曹操崭露头角的舞台

公元184年,29岁的曹操因为参与镇压黄巾起义有功而被封为济南国相,在东平陵城度过了三个年头,开始了他管理地方郡国的政治生涯。虽然,这不是他第一次接触基层,22岁时他已经担任过短暂的顿丘(今河南濮阳)县令,但真正施展其政治抱负的实践是在济南国开始的。按照两汉时期的规定,诸侯国相相当于郡守,是中央政府委任到郡国的最高行政长官,有权管理和处置郡国所属的各级政府官吏和所有行政事务,而国王们则只能享受郡国的赋税收入,无权干涉郡国政务,国相实际上就是郡国的行政“一把手”。

秉承着中央政府赋予的权力,年轻的曹操一上任就雷厉风行的干了3件大事:一是打击地方豪强势力,二是罢免了一批不称职的官吏,三是禁绝了当地乌烟瘴气的迷信淫祀。济南是西汉齐国的领地,齐王的儿子刘章曾经因为诛杀了吕后侄子吕产立了大功,被分封为城阳景王,治所在今莒县一带,其子孙后人以刘章有铲除诸吕让汉文帝当政的大功勋而为其建立了祠堂,世代祭祀,这股风气由城阳国影响到齐国,影响到济南。到东汉末年,济南一带,仅祭祀刘章的祠堂就有600多所!一些地方豪绅趁机推波助澜,在济南一带大兴神怪迷信之事,骗取百姓钱财。曹操一到,皆毁坏祠堂屋宇,禁止官民祭祀,清除了乌烟瘴气。曹操捣毁祠堂的事实所以被写入史书,是因为在东汉末年,社会动乱,迷信思潮汹涌澎湃,曹操敢于逆潮流而动,在自己所管辖的政区内破处迷信,其行动足以让世人所惊诧,所震撼。

曹操做的第二件事是整顿吏治,免除贪赃枉法的地方官吏。当时济南国管辖有14个县,不少县令依附权贵,受贿贪污,前几任国相投鼠忌器,不敢惩治,曹操到任后一下子就“奏免其八”,给郡国上下大小官吏以强烈震慑,接下来他还采取了平心选举的方式,安排了有关官吏。曹操做的第三件事是打击豪强势力,针对一些富商大贾依仗财势藐视王法,公开借官府车马仪仗招摇过市、炫耀势力的不法行为,给予了严厉处置。曹操的三项举措,使济南一带风气为之大变,史书称其为“奸宄逃窜”,“一郡清平”。但是,在当时整个东汉王朝行将入木的腐朽时代里,连曹操这样在中央有根基的人,也无法抗拒权臣、贵戚的压力,在济南国从政三年后,不得不告病退休,回到了自己的老家,等待时机的降临。

曹操在济南国的政治作为,为东平陵城的郡国历史增添了光彩,也使东平陵城的历史文化更加引人入胜[5]

视频

东平陵故城 相关视频

章丘城市旅游宣传片 :文旅胜地 情满章丘
老农卖金器被专家盯上,使洛庄汉墓重新面世,3000件文物闻名全世界
《国宝档案》齐鲁风云—危山汉墓疑云

参考文献

  1. 东平陵故城,才府
  2. 【章丘古迹】 东平陵故城!,新浪博客 2007-4-12
  3. 东平陵故城,中国章丘,发布日期:2011-01-02
  4. 如果铁器会说话,读我网 2018-2-28
  5. 由《让县自明本志令》看曹操的政治抱负,行知部落 2019-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