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世異事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世異事異是中華思想文化術語。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系統,一是5500年前兩河流域蘇米爾人創造的楔形文字[1],二是5000多年前尼羅河流域古埃及人創造的聖書字[2],三是3300年前中國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四是1500年前起源於中美洲的瑪雅文字。其它文字都早已消亡,只有中國文字的發展未曾斷裂,從商代一直傳承至今,漢字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文字,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

名詞解釋

時代不同而處事之法各異。出自《韓非子·五蠹》。韓非子(前280?-前233)認為,隨着時間的推移,社會情形發生了各種變化。處事之法也應根據新的情況做出相應調整,而不能簡單地去模仿歷史上的做法。法家之士多持有類似的思想觀念。「世異事異」之說構成了變法維新的重要依據。

引例1

世事變而行道異也。 (《商君書•開塞》) (世事發生變化,則處事的原則也與過去不同。)

引例2

古者文王處豐、鎬(hào)之間,地方百里,行仁義,而懷西戎,遂王(wàng)天下。徐偃王處漢東,地方五百里,行仁義,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國,荊文王恐其害己也,舉兵伐徐,遂滅之。故文王行仁義而王天下,偃王行仁義而喪其國,是仁義用於古不用於今也。故曰:世異則事異。 (《韓非子•五蠹》) (古時周文王居處在豐、鎬兩地之間,土地方圓僅百里,施行仁義之政而安撫西戎部族,於是統一了天下。徐偃王居處在漢水東面,土地方圓五百里,施行仁義之政,割讓土地而來朝覲的諸侯有三十六國,荊文王擔心其危害自己,起兵討伐徐國,於是消滅了它。由此來看,周文王行仁義之政而統一天下,徐偃王行仁義之政而喪失了國家,是仁義之政適用於古代而不適用於今日。因此說:時代不同而處事之法各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