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丑奴儿慢/采桑子慢 双清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丑奴儿慢/采桑子慢 双清楼》

作品名称: 《丑奴儿慢/采桑子慢 双清楼》

创作年代: 南宋

文学体裁:诗 词

作者:吴文英

别名:词中李商隐、吴梦窗

《丑奴儿慢/采桑子慢 双清楼》南宋诗人吴文英的诗。[1]

在词的创作上,吴文英主要师承周邦彦,重视格律,重视声情,讲究修辞,善于用典。沈义父曾把他的词法概括为四点:一是协律;二是求雅;三是琢字炼文,含蓄不露;四是力求柔婉,反对狂放。但在表现手法上,"梦窗词"具有打破传统的层次结构方式、转换自由、跳跃性强、现实与想象杂糅的特点。[2]这种超常的想象力和幻化的手段,为吴文英所独擅。

吴文英的创作维护了词之阴柔婉曲、含蓄蕴藉、要眇宜修的本质特性, 丰富了词体艺术的技巧,为其后的婉约词树立了又一种榜样,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诗词正文

作品赏析

南宋时,西子湖以“销金锅子”著称,所以成为文人墨客们觞咏流连之地。吴文英即为其中之一。对此,郑思肖《玉田词题辞》中曾有“互相鼓吹春声于繁华世界,能令后三十年西湖绣山水犹生清响”的描述。可惜的是大好湖山,就在这回肠荡气的玉箫声里被无情地断送了。

吴梦窗的这首《丑奴儿慢》是较有深刻的思想性并有高度艺术成就的一阕 。这里 ,不仅给西湖作了娇艳的写照,而且也反映了当时许多人醉生梦死的生活 。上片,从雨后风光写起:空濛的雨丝刚刚收敛,凉风轻吹,荡漾得帘花波影,晴光撩乱。这一如诗如画的美景,已极浓丽。再以西子梳妆楼上,青鸾舞镜作比拟 ,更凭添了诸多异样藻彩 。

西子比西湖的山水 ,青鸾舞镜比西湖,是比中之比。上面用了浓笔,“润逼风襟,满湖山色入阑干”二句,换用淡笔。它不仅将上文所渲染的雨气山光,一语点醒,而且不经意地透示披襟倚阑 ,此中有人。“天虚鸣籁,云多易雨 ,长带秋寒”三句,凝炼细腻,写的是阴雨时节,给人以秋寒的感觉。下片扩展到隔江相望的对岸,以低鬟越女比拟隐约可见的隔江山翠。

接着把自己所企羡的暮往朝还,来去自由的烟沙白鸟,跟沉醉于重城歌管中的人们作一对照。在万人如海的王城里,这种人不在少数,词人用“醉花春梦半香残”作嘲讽,当头棒喝,发人深省。最后笔锋一转意想突然飞越,乘风邀月,对影高歌,云海即在人间。词人本身高朗的襟抱,跟醉花春梦者流,又形成一个鲜明对照。

作者简介

吴文英[3](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州杭州、越州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而死。

吴文英被称为“词中李商隐”,在南宋词坛,吴文英属于作品数量较多的词人,存词有三百四十余首,其《梦窗词》在数量上除辛弃疾张炎外鲜有人与之抗衡;就题材而言,这些词大体可以分为三类:酬酢赠答之作,哀时伤世之作,忆旧悼亡之作。清人周济对他的评价甚高,在其《宋四家词选》中将其与辛弃疾、周邦彦、王沂孙并列为两宋词坛四大家之一。[4]

视频

锦绣梦窗—吴文英

.

吴文英和宋末词坛

.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