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争而善胜(赵思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不争而善胜是中国当代作家赵思芳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不争而善胜
怎样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怎样在竞争中学会智慧?怎样在竞争中不争?
先来看看老子的争与不争,这里的“争”就是争辩、征战、争斗的意思。天道有利于万物而不害万物,人道就应该学天道,就是不要去争。人要效法天道,顺应环境,不去争。
沈从文出生于湘西,那个地方靠近贵州。他15岁去当兵,20岁来北京,开始了文学创作的生涯。这20年他的创作很辉煌,可是当时文坛竞争激烈,他从不介入,总是超然物外。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在后来他竟然退出了文学创作的队伍和园地。解放后50年代初,他到革命大学学习,参加土改,60年代到博物馆研究所工作,在那儿他抄抄目录,给文物贴贴标签。他不争不是消极的退让,他有他的智慧,离开争的地方,转移注意力,健康地选择重新发展的道路。他认为有机会接触六千年的古代文物,真是人生一大幸事。“一扇门关了,另一扇门为你打开”。我不争当中,也成就了自己,这就叫健康的选择。文革时期,争斗会让人失去理智,导致有些人心理、人格都不健康。可沈从文在这段时期出了一批成果,结结实实。沈老活了80多岁,他脱离了争斗的圈子,他不争了,人也洒脱了,心理也健康了。这就是沈从文的智慧,而这个智慧暗合了老子的理念。
老子“不争”遵循的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而正是水往低处流,总是停留在人们讨厌的低洼地方。而正是保留不争的心态,才不会招惹祸患。
老子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清代有一个人叫钱泳,他的著作《履园丛话》中记录了一个有意思的人物,这个人物是个成衣匠,他很会量体裁衣。他给人量衣时还要问问人家的年龄、脾气、性格,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他还要问问顾客什么年龄考取举人,裁缝说这些对他做衣服很有用。如果顾客是年轻人,那么他就好动,长袍要做短一些,这样方便行动;如年龄大,动作就慢些,衣服就做长一些。年轻时就考中举人,走路会昂首挺胸,肚子就会凸起来,长袍要做得前长后短;年纪大些考中举人,威风不起来 ,长袍要后长前短。这个裁缝就是这样从不和别人争,但他和自己争,靠自己的手艺、质量竞争,所以他的生意就非常红火。“诗无达诂”,各人有各人的解释,如和生活贯通起来,就会豁然开朗。
朱熹曾批评过老子,说他代表小农阶层。可是很多成功人士仍然对老子的哲学顶礼膜拜。
我们再来看看现代市场竞争的理念:
优者生存,劣者淘汰,
收益的最大最小原则,
公平合法原则,
时效性原则,
信息性原则。
美国有一个农场主,他种的农作物比周边的都要好,他们那儿有个农业会,每年评比,他年年拿第一。可是丰收时,他将自己当年最好的种子送给邻居,让邻居都种上。他说我的农作物都是从邻居家的花粉传过来,邻居家的种子好了,飘过来的花粉不也是很好的吗。邻居家的农作物种好了,鞭策督促我去继续实验研究,这样我就有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
这个农场主处在激烈的竞争中,他将职业审美化、艺术化,也就是将职业与审美、艺术融合一起,农场主的竞争是审美的竞争,是艺术的竞争,这就恰好暗合了老子“不争”的理念。
老子不争的理念不是装腔作势、自视清高的不争,区区5000字,几乎字字都在为祸福利害打算盘。大家认为不利的,他偏偏认为有利;大家看做幸福的,他却从那里看出祸患来。正所谓“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农场主从不挤压别人,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他就是优者,就是胜者。这就是老子所说的“不争”之德,这就是所谓的“双赢”。同行未必是冤家,同行可以互补。我给人家一点种子,这是“最小”,你最好的花粉传到我这儿来,这不就是“最大”的利益吗?
老子说“夫唯不争,故无尤”。公平合法的原则,无为无不为。
这个农场主,将种子分给邻居,大家都来实验研究,不就缩短研究时间,这不就是时效性原则,“无执故无失”。
信息就是资源,相同的种子种在不同的地方,大家反馈给我的信息更多,这不就是竞争的和谐吗?[1]
作者简介
赵思芳,女,河南省信阳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