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下大甲溪桥

下大甲溪桥
图片来自联合报

下大甲溪桥是位于台湾台中市大甲溪上的一座铁路桥梁[1] ,连接台中市大甲区大甲车站清水区台中港车站,1987年于旧桥上游。新桥重建,上游桥梁于大甲溪桥,下游桥梁于大甲溪桥。

目录

沿革和设计

第一代桥

台湾日治时期 (台铁)海线铁路大甲车站至甲南站(今台中港车站)间“下大甲溪桥”为铁公路共用桥,上游桥梁于大甲溪桥(国道3号),下游桥梁于大甲溪桥(台1线)全长1,214.5公尺,计61桥孔,每孔跨度19.2公尺,上部结构采上承式钢钣梁,下部桥墩为混凝土与砌石,工程中数度遭遇洪水,终在1921年7月10完工,后续办理铁路桥钢钣梁架设工程,并随海线铁路于隔年(1922年)10月11日全线通车一并启用。而紧邻铁路桥西侧(下游侧)的公路桥桥面则在1933年完成,路宽5.5公尺。

溪桥特性

类型

桥墩数:38 宽度:双线桥梁 全长:1,252.0公尺(4,108英尺) 最大跨度:32.1公尺(105英尺) 上部结构:下承式预力混凝土梁 下部结构:双圆柱悬臂式RC桥墩、沉箱基础

第一代桥

1921年7月10日完工日 1987年6月30日关闭日

双线化

铁路桥梁都是与公路桥梁共用桥墩,紧贴架设,铁公路间仅有水泥桥栏区隔开来,也因铁轨占用一半桥墩,使得公路桥面仅容单向车行,桥的两端则各设有管制哨;偶而还会出现汽车与火车竞走的画面;六十年代,铁公路运量渐增,加以原桥老旧,拓宽不易,新建的铁公路桥梁不得不分家,原下大甲溪桥拆除。 本桥之公路桥面于1975年8月26日因公路改线而停用,大甲~甲南(今台中港站)间路段包含本桥为其中一个区间,故该局顺势将本桥原公路桥面改建,铺设第2线铁路,于1977年3月完成本桥双线化。

第二代桥

1987年6月30日开通日 1980年代时期,台湾铁路桥梁仍系建造于台湾日治时期,许多已不符设计或载重标准,加以长年受河流冲刷,使桥墩覆土更浅,危及桥梁与行车安全,甚而发生桥梁遭洪水冲毁导致路线中断之事故,因此,台铁局决定改建这些老旧桥梁。第二代新桥建造于第一代桥上游侧约20公尺处,复线铁路桥,下部结构为双圆柱悬臂式RC桥墩、椭圆形沉箱基础,而上部结构则是下承式U型(半穿式)预力混凝土梁桥,全长1,252公尺,计39孔,每孔跨径32.1公尺,于1987年6月30日完工通车。

变更

战后中华民国时期,于1956年3月14日至15日止,每日8时30分至12时封锁本桥,抽换第59孔与第60孔钢钣梁。

另于1963年11月17日至19日,每日7时至10时20分封锁本桥,将旧钢钣梁汰换为KS-15级新钢钣梁,封锁时段内列车于两端车站折返行驶。。

电气化

1978年6月7日,包含本桥在内的海线铁路完成电气化通车营运,本桥增设电车线电杆等设备。

断桥

1982年8月10日清晨,西仕台风过境,山洪暴发,6时45分北上3002次柴油对号特快(DR2700型,台中花莲)行经本桥时,司机员刘邦松发现列车有跳动不稳现象,于驶抵大甲站时立即通报;另7时20分本桥西正线已略倾,但北上306次普通车于桥上东正线一度停车后,以极慢车速冒险通过,至8时15分本桥第45号桥墩遭洪水冲垮,钢梁落水,交通中断。断桥后除了台中工务段与台中运务段人员至现场勘查以外,台铁局局长董萍亦率领工务处处长张金波及桥隧科科长抵现场勘灾。本桥经台铁局抢修,于当年9月21日下午3时起恢复通车。 1985年8月23日,因尼尔森台风过境带来豪雨致洪水来袭,下午5时30分本桥第47、48号桥墩倾斜,被道班工许金炉、黄秋霖发现,即通报封锁路线,下午6时50分该二桥墩遭洪水冲倒,4座钢梁落桥,交通中断。断桥后台铁局局长卜元礼由台中工务段段长庄永和陪同至现场勘灾。本桥之后由台铁局与荣工处抢修,于同年9月15日恢复行车。

影片

133次彩绘普悠玛 @ 大甲溪桥

参考文献

  1. 大甲溪桥修补铺平 10月底完工,自由时报,2016-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