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原图链接来自 微博 的图片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的直属单位,创建于1896年,目前由分布在该校三个校区的四所分馆组成,主馆位于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

概况

该馆的服务理念为“资料随手可得,信息共享空间;咨询无处不在,馆员走进学科;技术支撑服务,科研推进发展”,施行“藏、查、借、阅、参”一体化的服务制度。该馆的发展目标是“建成服务主导型、信息立体化覆盖的数字图书馆”。

目前,该馆总面积达到6.37万平方米,各馆共有阅览座位约6,324个。截至2010年底,该馆馆藏纸质文献308万册,期刊5,000多种,电子期刊3.9万多种,电子图书182.5万多种,学位论文155.4万多篇,并有电子数据库367个;多媒体馆藏资源总量已达8.4TB[1] ;并支持馆际互借、电子文献、参考咨询、文献征订等多种服务。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是国际图联(IFLA)的成员,并与中国国内主要图书馆、信息中心和英国、美国等地的图书馆建立了合作关系。该馆还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华东南地区中心,并且是上海中心图书馆交大分馆、上海教育网络图书馆管理中心,并承担上海市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秘书处的责任,同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科技查新工作站。该馆拥有设在图书馆的“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这一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的授予点,在全国为首例。

历史

该馆创建于1896年,最初仅为图书室,1919年方有第一栋图书馆大楼,即现在徐汇校区的老图书馆。1981年7月,原香港环球航运集团主席包玉刚向交大捐资1,000万美元建设图书馆,并以其父包兆龙命名为“包兆龙图书馆”[2] 。1985年10月,包兆龙图书馆建成并使用。闵行校区建成后,1990年又在该校区兴建包玉刚图书馆,1992年10月建成。2005年又决定在闵行校区兴建新馆,新馆于2006年3月11日奠基,2008年9月投入使用。新馆建筑面积约为3.5万平方米。

视频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 相关视频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2018年度大数据
2016年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数据汇

参考文献

  1. 上海最大的图书馆,百分网,2017-9-22
  2. 包玉刚学生社会实践基金在上海交通大学设立,中国教育新闻网,2018-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