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三桠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三桠苦
  • 中文学名:三桠苦
  • 拉丁学名:Evodia lepta
  • 别称:三桠苦木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 目:芸香目
  • 亚目:芸香亚目
  • 科:芸香科
  • 亚科:芸香亚科
  • 属:吴茱萸属
  • 种:三桠苦


三桠苦 [1]又名三桠苦木三脚鳖三支枪白芸香石蛤骨三岔叶消黄散郎晚等,是芸香科、吴茱萸属的一种灌木或小乔木。

简介

小乔木或灌木[2]。树皮灰白色或青灰色,全株昧苦。叶对生,具3小叶;小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而下延,全缘或有不规则的浅波状。聚伞花序排成伞房花序式,腋生,花单性,黄白色,略芳香;萼片4,阔卵形,花瓣4,卵形至椭圆形,雄花有雄蕊4枚,退化雌蕊短小;雌花的退化雄蕊比花瓣短,子房上位,4室,密被毛,柱头头状,4浅裂。瞢葖果常2~3个聚生,稀1个或4个,暗黄棕色至红褐色,有腺点。种子卵形,黑色。

分果瓣淡黄或茶褐色,散生肉眼可见的透明油点,每分果瓣有1种子;种子长3~4毫米,厚2~3毫米,蓝黑色,有光泽。花期4~6月,果期7~10月。在合适的自然条件下,该种可长至高约20米,胸径40厘米。

区域品种

生长于中国广东、海南及广西三省区沿海岸地区的其小叶最小,长4~7厘米,宽1.5~2.5厘米;生于云南南部的其小叶最大,长11~20厘米,宽4~8厘米,果及种子也较大,种子长4.5~5毫米。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台湾、福建、江西、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及云南南部,最北限约在北纬25°,西南至云南腾冲县。印度菲律宾日本越南老挝泰国等国也有。生于平地至海拔2000米山地,常见于较阴蔽的山谷湿润地方,阳坡灌木丛中偶有生长。

主要价值

经济
三桠苦木的枝、叶、树皮等都有类似柑橘叶的香气。树皮的韧皮纤维不甚发达,故剥离时不呈条状。散孔材,木材淡黄色,纹理通直,结构细致,材质稍硬而轻,干后稍开裂,但不变形,加工易,不耐腐,适作小型家具、文具或箱板材。

药用

  • 性味

三桠苦木,其味苦,性寒,

  • 功能主治

三桠苦木主治消热毒、治跌打,发热、作痛。 三桠苦木的根、叶、果都用作草药。味苦。性寒,一说其根有小毒。在中国及越南、老挝、柬埔寨均用作清热解毒剂。广东“凉茶”中,多有此料,用其根、茎枝,作消暑清热剂。10%的根、叶浸剂提取液,对于副流感病毒(仙台株)有抑制作用。

  • 毒性

有小毒。小鼠腹腔注射10—20g/kg叶的水提取物,引起呼吸困难,攀爬力减弱、后肢无力、躯体伸张、腹部紧缩、抽搐死亡。

  • 化学成分

叶含挥发油:以ocimene为主,占70%以上,次为α~pinene、limonene及少量倍半萜类。根皮含hydroxyevodiamine生物碱。

  • 民族医药

【佤药】三丫苦,三叉苦:叶、茎、根治咽喉肿痛,疟疾,黄疸性肝炎,皮肤瘙痒,流感,流脑,肺热咳嗽,风湿关节炎,止痛《中佤药》。

【彝药】少朝施卡:全株治风湿关节炎,风湿骨痛,咽喉肿痛,肺热咳嗽,乙型脑炎,流脑,黄疸型肝炎,腮腺炎,湿疹。三叉叶:根治消化不良,腹胀,腹泻;全株治流脑,流感,感冒,高热,扁桃体炎,咽喉炎,黄疸性肝炎,风湿关节炎,赍骨神经痛,胃痛,跌打损伤,蛇咬伤,痈肿,钩端螺旋体病《滇药录》。少朝施卡:全株治肝胆湿热,皮肤黄染《楚彝本草》。全草治肝胆湿热,皮肤黄染,风湿骨痛,腰酸腿疼,痰湿阻滞,四时疫疾《哀牢》。

【瑶药】根、叶、全草治跌打内伤,感冒,百日咳,结膜炎《桂药编》。

【壮药】美歹辛(maexdaiz. saenji):治疗流行性感冒,痢疾,湿疹。
【傣药】狼碗:用于消化不良,腹胀,胃痛《傣药录》。南弯:用于清热,解毒,燥湿,止痒《傣医药》。狼碗(西傣):根用于消化不良,腹胀,腹泻;全株治流脑,流感,感冒,高热,扁桃体炎,咽喉炎,黄疸性肝炎,风湿关节炎,赍骨神经痛,胃痛,跌打损伤,蛇咬伤,痈肿,钩端螺旋体病。罕晃(德傣):枝叶治感冒,乙脑,流感,流脑《滇药录》。狼碗(西傣)功用同《滇药录》。汉挂(德傣):根治风湿性关节炎;叶治湿疹,皮炎《滇省志》。汉挂:根、叶治风湿性关节炎《德宏药录》。狼碗(西傣):根治消化不良,腹胀,胃痛《版纳傣药》。狼碗:根、叶治消化不良,腹胀,胃痛《版纳傣药》。

【拉祜药】全株治感冒,脑炎,咽喉炎,黄疸型肝炎,胃痛,坐骨神经痛,肚子热痛《拉祜医药》。

【基诺药】帕柯帕迷:根治腹内生大疮,风湿关节炎,坐骨神经痛,流感《基诺药》。


参考文献

  1. 三桠苦. 百度百科. 2008-06-09. 
  2. 三丫苦的功效与作用. 每日头条. 2015-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