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明市残疾人联合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三明市残疾人联合会2019年12月,获得“2015-2018年全国残疾人体育先进单位”称号。

相关资讯

【艺术之花】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师生受邀参加市残联在市艺术馆开展“茶•情 •志——三明市残疾人与茶文化展演活动”

10月20日,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师生受邀参加市残联在市艺术馆开展“茶·情 ·志——三明市残疾人与文化展演活动”。此次活动通过精巧细腻的茶艺表演,大力弘扬丰富的茶文化内涵,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舞台,提高学生自信,也对传统文化[1]进行另一种美的诠释。

10月20日,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师生受邀参加市残联在市艺术馆开展“茶·情 ·志——三明市残疾人与茶文化展演活动”。此次活动通过精巧细腻的茶艺表演,大力弘扬丰富的茶文化内涵,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舞台,提高学生自信,也对传统文化进行另一种美的诠释。

福建三明残联以“线上+”服务新模式 助力疫情防控常态化

“现在在家就能注册申请辅具,真是太方便了!”林自布妻子高兴地说。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下桥村民林自布今年75岁了,肢体残疾一级,因脑梗长期瘫痪在床,急需多功能护理床及防压疮床垫。为帮助像林自布这样的残疾人,近日,尤溪县残联工作人员通过辅助器具综合服务平台,帮助其线上申请注册,现场评估、申请辅具。

为推动疫情防控常态化,有序恢复残疾人生产生活秩序,三明市残联推行“线上+”服务新模式,推出线上康复、线上辅具申请适配、专家在线咨询、线上评残办证、网络招聘会等服务,“让信息更通达,免残疾人多跑腿”,降低残疾人接触风险。

2020年年初,三明残联开始在大田县、泰宁县试点福建省残疾人辅助器具综合服务平台的使用操作。试点伊始,就发生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为保障残疾人的辅具适配需求,3月1日,三明残联在全市推广启用福建省残疾人辅助器具综合服务平台,推进“线上+辅助器具适配”的服务模式。通过平台,残疾人可以网上申请、审批、评估、购买及结算和使用指导、回访等服务流程,实现服务“一条龙”。截至5月7日,该市累计辅具适配服务人数1072人。

“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是残疾儿童康复三原则。疫情发生以来,三明全市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关闭,残疾儿童康复面临中断。为保证康复连续性,将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造成的损失补回来,三明残联大力采取“线上康复+上门送教”康复服务模式,实现残疾儿童在疫情期间“停课不停训,停课不停学”。

诚诚是一名听力残疾儿童,今年已经五岁。2019年4月到语训康复机构进行康复,初入园时,诚诚没有功能性语言,聆听习惯差,但经过8个多月训练后,听能听觉记忆达到三项,词汇量达到400个左右。疫情发生后,诚诚的训练中断近3个月。在疫情得到控制后,专业机构上门对诚诚进行评估,发现其听觉和语言能力有所退步。为尽快恢复诚诚的儿童听觉和语言能力,机构派老师对诚诚开始“上门送教”康复训练,经过半个月训练,他的听觉能力再次达到3项,词汇量积累又增加了50个。

据统计,疫情发生以来,三明市发布各类康复训练视频485个,开展网络课堂10853次、残疾儿童家庭线上指导19112次、送教上门服务430余次。

残疾人证不仅是残疾人的身份证明,同时也是残疾人享受各类惠残政策[2]的重要凭证。据介绍,今年是三明市残疾人换证年,大量残疾朋友需要换证。为确保残疾人不因疫情影响办证,延误享受各项惠残政策,自疫情发生以来,各级残联在逐步有序恢复窗口办证业务基础上,推出了“上门+视频”评残服务,解决重度肢体失能残疾人因行动不便、交通偏远不便等原因,无法到指定医院评残和及时核查换证的难题,切实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同时,为开展残疾人网络招聘会,三明市组织了27家企业和残疾人开展用工和求职对接,提供就业岗位175多个,全力帮助残疾人获取实时有效就业服务。

三明市残联理事长刘闽华表示:“一场突发的重大疫情,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为残疾人服务的方式,但残联人不变的是为残疾人服务的初心”。

视频

三明市残疾人联合会 相关视频

三明残联盲协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用善行温暖社会
福建省残联领导到德化调研慰问

参考文献